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AI初创巨头Builder.ai破产,微软亚马逊深陷债务泥潭,真相竟是“人工冒充AI”?

时间:2025-05-22 16:21:0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一家曾被视为AI领域璀璨新星的初创企业Builder.ai,近日却陷入了破产的泥潭,其辉煌不再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科技圈。

据报道,Builder.ai已经正式启动了破产清算程序,同时背负着巨额债务,其中包括对亚马逊的8500万美元欠款和微软的3000万美元债务。这一消息无疑给那些曾经看好这家企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回顾Builder.ai的过往,它在2023年曾成功获得了2.5亿美元的D轮融资,估值一度逼近10亿美元,被视为AI领域的“准独角兽”。该公司声称其平台能够利用AI技术实现应用程序的快速无代码构建,并宣称与众多全球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

然而,这一切美好愿景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谎言。多位曾在Builder.ai工作或与其有过合作经历的开发者揭露,该公司的“AI驱动开发”其实更多依赖于人工操作,而非真正的AI技术。据他们透露,Builder.ai为了降低成本,大规模雇佣了数以万计的低成本开发者,通过人力方式完成原本应由AI完成的开发流程。

更为恶劣的是,Builder.ai还通过各种手段压榨这些外包开发者的工作时间。有前员工爆料称,公司强行缩减工时记录,使用有缺陷的代码分析工具来扣除开发者的薪酬,导致部分开发者因未获应得报酬而被合作公司辞退。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开发者的利益,也严重损害了Builder.ai的声誉。

事实上,Builder.ai(原名Engineer.ai)的“AI驱动”噱头早在2019年就受到了媒体的质疑。当时,就有媒体报道称这家由两位印度创始人创立的公司虽然对外宣称拥有强大的AI系统,但实际上其编码和demo制作主要依赖来自印度及其他地区的程序员完成。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内部员工透露称,该公司甚至没有一个真正专业的AI研发团队。

如今,Builder.ai的破产无疑是对其虚假宣传和欺骗行为的一次沉重打击。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AI初创企业,最终因自己的不诚信行为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更多热门内容
小米YU7系列商标初审通过,布局运输工具、科学仪器等多领域
天眼查App显示,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XIAOMI YU7”“XIAOMI YU”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科学仪器、日化用品当前商标状态多为初审公告。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还申请注册了…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