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增程VS插混,谁主沉浮?权威学者力挺增程引发热议

时间:2025-05-22 19:21:28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较量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尽管有不少声音认为,增程式技术之所以能在市场上获得更多关注,主要是市场和用户认知的“形势所迫”,但仍有不少权威专家学者对其持乐观态度。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便是其中之一。

余卓平教授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达了对增程式技术的看好。他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性价比不如增程式,同时他还预测,小增程器搭配大电池组的增程式电动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案。他进一步强调,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上限要高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从技术原理上看,增程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主要区别在于,增程式车的发动机(增程器)仅用于发电,为电机或电池供电,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除了发电外,还可以直接驱动车辆。这一差异使得增程式车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直驱的效率劣势显现,导致高速油耗普遍高于同级别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然而,在低速市区工况下,两者均采用纯电行驶或“增程模式”,此时增程式车反而更具优势。当电池电量耗尽进入馈电状态时,增程式电动车的动力性能会有所衰减,因为增程器的发电速度可能跟不上车辆的用电速度,导致车辆不得不限制电机的输出功率。尽管如此,增程式车在城市通勤中的优势仍然不容忽视。

实际上,技术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场景。某机构曾进行了一次120km/h高速馈电油耗测试,结果显示,全场唯一的“蓝牌车”丰田汉兰达双擎在馈电状态下,油耗表现优于众多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车型。这主要是因为,在馈电状态下,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车型虽然电量更高,但电池重量也更大,反而影响了油耗表现。

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城市通勤是主要的用车场景。在此情况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不占优势,而增程式车则能更好地满足日常需求。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混合动力车型搭载大电池已成为趋势。对于增程式车来说,大电池不仅可以提升补能效率,还能避免馈电状态下动力不足的问题。

余卓平教授也指出,目前市面上的增程车型并不完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款好的增程器。他认为,增程器应专注于发电工况,进一步降低尺寸、重量和功率。同时,他也强调,增程式车的先决条件是拥有家用充电桩。如果还需要到外面充电,那么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都不是好方案,应选择纯电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车企已经开始针对增程式车推出更适合的增程专用发动机,追求更高的热效率。这些发动机不一定适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需要考虑发动机在负载下的驱动力。但增程式车型则无需过多考虑这一点。

增程式车型的动态质感更接近纯电车型,整车NVH表现也更出色。由于车辆结构更简单,增程式车型在日常维护、保养上也更加省心。这些因素都使得增程式车型在用户体验上并不落后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理想、问界与零跑等已经实现盈利的新势力品牌,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增程式路线。这既反映了消费者的真实选择,也验证了一条更务实的商业逻辑:压缩传统燃油系统的研发投入,将资源更多地倾斜给电动化、智能座舱和整体用车体验。

尽管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某些方面仍占优势,但着眼于未来,增程式技术的上升空间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增程式车型有望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