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电子后视镜隐患浮现,行业整顿是否已在路上?

时间:2025-05-23 11:06:3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小米SU7的一起严重事故引发了行业对驾驶辅助技术和隐藏式门把手的深刻反思,同时也间接促使人们关注到另一项尚未广泛普及但同样充满潜力的新技术——CMS电子后视镜。这项技术的命运,或许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自2023年7月1日起,随着《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的正式实施,CMS电子后视镜正式获得了合法上路的资格。与传统后视镜相比,CMS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捕捉车外后方的图像,并在专用显示器上展示,其优势在于,即便在雨天或夜间等视线不佳的条件下,也能提供清晰的后方视野。这一技术的初衷,无疑是为了提升行车安全。

然而,CMS电子后视镜并非简单的“摄像头+显示器”组合。它的技术要求远高于倒车影像系统,涉及视野范围、图像延迟、亮度、安装位置、抗冲击性和电气安全等多个方面。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且制造成本不菲,目前该技术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

尽管如此,面对国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CMS电子后视镜很可能成为车企们下一个竞相追逐的焦点。已有技术供应商将整套系统的成本从数万元降至数千元,并有望进一步降低。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车型将CMS电子后视镜作为全系标配。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CMS电子后视镜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不同车企的车型中,显示器安装位置各异,有的位于门板上,有的则安装在中控台上。这导致驾驶员在观察后视镜和车外情况时,需要频繁转移视线,增加了使用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相比之下,传统后视镜则能更方便地通过余光观察侧方道路环境。

CMS电子后视镜在距离判断上也存在挑战。由于摄像头的视觉景深特性,驾驶员难以准确判断后方物体的距离,在倒车泊位时尤为困难。虽然通过屏幕显示引导线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但这一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更重要的是,CMS电子后视镜并未完全消除侧方盲区。尽管部分车型提供了广角视觉,但盲区仍然存在。这使得不少用户对CMS电子后视镜持怀疑态度,认为它并未解决传统后视镜的最大问题。

CMS电子后视镜的可靠性问题也备受关注。尽管中控屏幕和全液晶仪表已在汽车上广泛应用,但偶发的黑屏故障仍时有发生。作为涉及驾驶安全的关键部件,CMS电子后视镜一旦出现故障,将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因此,CMS电子后视镜技术亟待重视和优化。其存在的弊端和隐患需要及时改进,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也需及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也有观点认为,CMS电子后视镜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CMS电子后视镜未来有望衍生出更多独特功能,为汽车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