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近期在资本市场大放异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自4月份以来,工信部发布的两份重要文件均将固态电池置于关键位置。《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加速全固态电池等相关标准的制定,而《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也强调了健全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电池制造巨头宁德时代在近期投资者活动中,表达了坚定投入全固态电池研发的决心。上游材料供应商天齐锂业也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公司一直在关注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锂电池先进材料。多家下游车企也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比亚迪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而丰田则宣布将于2027年向市场推出配备全固态电池的纯电动汽车。
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固态电池相关展品同样吸引了大量关注。除了高科技机器人展品外,固态电池因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瞩目。
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一家专注于固态电池研发的企业,其产品负责人康丹苗表示,自去年以来,与下游客户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合作洽谈的时间成本减少了约五六成。她认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固态电池认知的提升。
康丹苗还指出,机器人产业的热度也为固态电池带来了新的需求。例如,智能机器狗等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仍有待提高,而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使其成为潜在的理想选择。随着人形机器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及消费电子等高端应用市场的逐步放量,固态电池材料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显示,目前已有100家企业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其中包括40%的新进企业、35%的传统电池企业、8%的主机厂以及15%的跨界企业。作为行业老兵,太蓝新能源在过去七年中一直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研发,并不断刷新行业纪录。
面对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入局,康丹苗认为这对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她也强调,要想在这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壁垒。据悉,太蓝新能源的研发支出占比已超过60%,并与紫建电子、长安汽车等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动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和车载电池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