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行业内的一则言论引发了广泛热议。该言论指出,汽车产业中已存在类似恒大这样的潜在风险企业,只不过尚未爆发。此言一出,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猜测。
热议的背后,是公众对汽车行业长期存在乱象的忍耐已到达极限。虚假宣传、恶性竞争、拉踩友商、黑公关等商业竞争中的卑劣手段,几乎在这个行业内屡见不鲜。不仅是汽车行业内部,全网网友都在担忧,汽车行业是否会出现下一个恒大,给国家留下一个烂摊子。
当前的汽车行业,其发展模式与当年的房地产行业颇为相似,都是依赖债务杠杆来扩大规模,再用规模换取资本市场的信心。然而,一些已经倒闭的小车企,如威马、哪吒等,它们的倒下过程与恒大如出一辙,留下的烂摊子同样令人触目惊心。供应商和员工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车间烂尾,创始人一句去海外找投资便杳无音讯。
更令消费者担忧的是,一些车企在资本的裹挟下,尚未学会赚钱,负债率却越来越高。数据显示,多家国产造车企业的负债超过五千亿,负债率超过60%已成为常态,甚至有些企业直接超过了80%、90%。这些车企如同定时炸弹,一旦资本退潮,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与此同时,国内外车企的负债情况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车企如丰田、福特等,虽然总负债规模庞大,但有息负债占比较高。反观国内车企,有息负债占比普遍较低,大部分负债为拖欠供应商货款和预收客户定金等无息负债。这意味着,一旦车企出现问题,将给供应商和客户带来巨大损失。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采访时,对这种现状表示了担忧。他指出,当前的负债表是被财技粉饰出来的虚假繁荣,存在虚假销量、财务注水等问题。他认为,电动车的健康发展不能过度依赖资本,商业必须依靠利润和造血能力来持续发展。目前一些主机厂过于追求市值和股价,忽视了商业本质,这对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魏建军还表示,目前纯电车普遍亏损严重,无法形成商业闭环。资本已经赚走了大部分利润,甚至一些老股东已经清仓离场,只剩下产业本身。近年来,新势力车企的早期投资者纷纷套现离场,有些资本甚至出现了清仓式离场。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新能源车企仍在持续降价、亏钱卖车,这种恶性竞争不仅损害了供应商的生存环境,还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魏建军的言论或许只是揭开了新能源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当前,新能源车企在资本的推动下,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以价格战击穿商业底线。这种无限度的降价和频繁更新车型的做法,不仅损害了老用户的利益,还导致了二手车市场上出现了大量0公里二手车。一些车企甚至将新车停在停车场里等待长草,这种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的现象令人担忧。
魏建军的言论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汽车行业的恒大不仅仅指某一个车企,而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潜在风险。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利用率已跌破60%,有些车企的库存周转天数高达210天。去年一年,多达227款车加入降价大军,大幅超越了前一年的降价总规模。这种价格战不仅导致了行业利润的下滑,还迫使供应商降价、车企减配,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