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太阳活动增强,“星链”卫星为何频现坠落?"

时间:2025-06-17 02:03:1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旗下的“星链”卫星项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量卫星异常坠落。自2019年“星链”计划启动以来,卫星坠落数量逐年攀升,尤其在过去几年间,情况尤为严峻。

“星链”项目旨在通过发射数千颗卫星,为全球,尤其是偏远地区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起初,卫星坠落现象并不显著,2020年仅记录到两颗卫星坠落。然而,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急剧增加至78颗,随后两年虽略有波动,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去年,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多达316颗“星链”卫星在大气层中烧毁。

针对这一连串的卫星坠落事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物理学家丹尼·奥利维拉领导的研究小组展开了深入调查。他们对比了卫星坠落时间与多种自然现象,最终发现,卫星坠落与太阳活动的增强存在直接关联。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太阳活跃度的提升,“星链”卫星更容易受到大气阻力的影响,从而脱离轨道坠入大气层。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大约为11年一次,当其处于高峰期时,会引发强烈的磁暴现象。磁暴不仅会对地球磁场造成影响,还会加热上层大气,导致大气层膨胀。膨胀的大气层增加了卫星飞行时的阻力,使得卫星难以维持其轨道高度,最终坠落。事实上,2022年2月4日的一次地磁暴就导致SpaceX刚刚发射成功的40颗“星链”卫星无法提升轨道高度,全部坠入大气层烧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强磁暴对卫星的影响显著,但研究小组发现,70%的卫星坠落事件并非发生在强磁暴期间,而是在中等或弱磁暴期间。这可能是因为弱磁暴虽然强度不大,但持续时间更长,对卫星轨道的“侵蚀”作用更为缓慢而持久。

“星链”项目作为SpaceX的旗舰项目之一,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25年,其全球用户数量已突破500万大关,业务范围广泛覆盖航空、海运以及偏远地区的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然而,卫星的大量坠落不仅增加了太空垃圾的数量,对其他航天器的安全构成了威胁,还严重影响了“星链”服务的稳定性。

面对这一挑战,SpaceX和NASA正在紧密合作,寻求解决方案。他们希望通过改进卫星设计、优化轨道规划以及加强太阳活动监测等措施,有效降低卫星坠落的风险,确保“星链”项目的持续稳定发展。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