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市场烽火连天之际,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月之暗面”)近期震撼发布了其最新开源模型——Kimi K2(简称“K2”),意图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重振旗鼓,再攀高峰。近日,美国AI搜索新贵Perplexity的首席执行官阿拉温德·斯瑞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在社交媒体上盛赞K2模型在初步测试中的卓越表现,并透露可能基于K2进行后续训练,这无疑为K2的发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Perplexity掌门人阿拉温德对Kimi K2的认可,无疑为这款新模型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行业观察家对K2的发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月之暗面正走在一条更加坚实的道路上,强调深度研究能力才是大型模型释放真正价值的钥匙。这位专家进一步指出,以往大型模型依赖低价Token策略的竞争方式难以持久,因为高昂的研发和运营成本,包括巨额的计算资源、电力消耗以及顶尖人才的引进,使得低价竞争难以为继,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月之暗面此次推出的K2模型,在编程能力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尤其在执行复杂智能代理任务和工具整合方面展现出非凡实力,能够高效分解复杂任务。K2模型的总参数高达一万亿,激活参数为320亿,其API服务支持最长128K的上下文,通用性和工具调用能力均得到加强。在价格方面,K2采取了更为合理的定价策略,每百万输入tokens收费4元,每百万输出tokens收费16元。
在自主编程、工具调用及数学与逻辑推理三大核心能力的基准测试中,K2模型表现抢眼。在前端开发领域,K2不仅能够生成兼具设计美感和视觉效果的代码,还支持粒子系统、可视化及3D场景等多种表现形式,图形处理能力和交互性均属上乘。K2智能体在执行复杂指令方面展现出稳定的解析能力,能够高效完成复杂任务或自动化编码。
成立于2023年的月之暗面,由清华大学毕业生杨植麟创立,并获得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支持。2024年,凭借具备长文本分析和AI搜索功能的Kimi模型,月之暗面迅速走红,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然而,随着竞争对手DeepSeek年初推出低成本、高性能的R1模型,全球AI市场格局发生剧变,月之暗面的市场反响和热度有所减弱。据中国人工智能产品追踪网站aicpb.com数据显示,月之暗面的Kimi应用程序去年8月在月活跃用户排名中位列第三,但到今年6月已下滑至第七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月之暗面以K2模型的发布为新的起点,力图通过技术创新和合理定价策略,重新夺回市场领先地位。K2模型的出色表现和业界的广泛认可,为月之暗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