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上半年XR产业观察:AI眼镜百花齐放,VR/MR静待破局

时间:2025-07-18 18:54:25来源:VR陀螺编辑:快讯团队

2025年上半年,XR产业步入了一个充满变数与分化的关键阶段。市场景象犹如冰火交融,AI眼镜领域热度空前,新品频现,吸引了众多巨头的目光;相比之下,VR/MR头显市场则显得较为沉寂,新品发布稀少,市场反应冷淡。

据统计,上半年全球共推出了40款与XR相关的硬件产品,其中智能眼镜形态的产品高达36款,涵盖了AI音频眼镜、AI拍摄眼镜及AI+AR眼镜等多种类型。这一比例直观地反映了资本、研发资源及市场关注点的转移。相比之下,传统的VR/MR头显设备仅有4款面世,显得颇为孤单。

VR/MR市场并非缺乏研发活力,而是缺少了能够引发市场热潮的新品。上半年亮相的VR/MR头显中,仅有Bigscreen Beyond 2明确了售价并上市销售,三星和vivo等智能手机巨头虽然展示了概念产品,但并未公布具体硬件配置及上市时间表。这些巨头的谨慎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VR/MR产业的困境:即便高端如Apple Vision Pro,或亲民如PICO 4、Quest 3s,也难以进一步打开大众消费市场。

从技术成熟度到内容生态,VR/MR头显市场已具备爆发的条件,然而,厂商仍需解答用户的核心疑问:为何需要一台头显?传统的2D应用场景迁移难以形成差异化吸引力,关键在于找到杀手级的创新应用场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I眼镜领域的狂热潮。在Ray-Ban meta成功市场案例的推动下,众多品牌争相入局,上半年多达36款智能眼镜产品发布或亮相,市场呈现出“百镜争鸣”的局面。小米、传音、联想等传统消费电子巨头的加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迭代。

AI眼镜产品主要包括AI音频眼镜、AI拍摄眼镜、AI+AR眼镜及XR眼镜四大类。这些产品虽然功能各异,但都面临着硬件同质化的挑战。当众多产品采用相同的硬件平台时,用户体验成为了新的竞争焦点,包括蓝牙连接的稳定性、影像优化算法、AI交互能力、系统响应速度及时尚元素设计等。

在“百镜大战”中,厂商们为寻求差异化优势,正将焦点集中在解决核心用户痛点和在高价值细分场景中建立壁垒。续航能力一直是穿戴式设备的软肋,厂商们通过多样化的技术路径试图攻克这一难题,“双芯片架构”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创新方向。小米AI眼镜和BleeqUp Ranger眼镜等产品采用了双芯片设计,通过精细化的功耗管理策略显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时间。

运动场景正迅速成为AI眼镜市场的新蓝海。多款针对运动场景的AI眼镜相继亮相,如meta与Oakley合作推出的AI眼镜,以及BleeqUp Ranger等。这些产品解决了用户的价值主张问题,满足了运动爱好者听音乐、记录精彩瞬间、接打电话等刚性需求,同时形态自然融入,降低了用户的接受门槛。硬核运动爱好者愿意为提升运动表现或体验的装备支付高昂费用,这一市场潜力巨大。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