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成缺
三度折戟后,老乡鸡又再度向港交所递表,意在争夺“中式快餐第一股”。
近日,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主打鸡类菜品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老乡鸡已向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与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上市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本是顺势而为的合理选择。然而,老乡鸡的上市节奏却显得颇为急迫。算上此次递表,这已是老乡鸡三年内第四次冲击IPO。
此前,老乡鸡曾两次在A股尝试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其失败原因涉及政策监管、社保缴纳、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2025年1月,老乡鸡调整战略,将上市目标转向港股,却又因部分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申请材料失效。如今,老乡鸡再度卷土重来。
通常情况下,企业从首次递表到成功上市,即便在过程中需要经历问询补充材料等环节,多数企业也能在1 - 2次申报周期内完成上市流程。像老乡鸡这样三年内四次冲击IPO的情况,在餐饮企业中并不多见。
在第四次上市的关键节点,一路狂奔的老乡鸡,能否打破“上市魔咒”,成功登陆港交所?
01
营收突破60亿 老乡鸡冲刺“中式快餐第一股”
老乡鸡的故事要从安徽肥西县说起。创始人束从轩原本是当地一位养鸡大户,2020年他因为在村头举办的一场土味发布会走红网络,这种接地气的形象让尚未走向全国的老乡鸡意外成为网红品牌。
过去三年,老乡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2年至2024年,其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利润则从2.52亿元提升至4.09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就已录得21.2亿元营收、1.74亿元净利润,延续高增速。
过去三年,老乡鸡门店数量突破1500家,平均每年新增118家门店,并以0.9%的市场份额位列2024年中国中式快餐市场第一名。
支撑这份亮眼成绩单的,是老乡鸡精心构建的一体化供应链体系。目前,老乡鸡拥有3个标准化养鸡场、2个配备自动化生产线的中央厨房,以及8个分布在全国的配送中心。特别老乡鸡坚持使用生长期达180天的肥西老母鸡,这种对食材的执着虽然增加了成本,却成为品牌的独特卖点。
在消费者体验方面,老乡鸡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2024年,其平均翻座率达到4.4次,远超行业3次以下的平均水平。其中直营店翻座率从三年前的3.8次提升至4.8次,加盟店也从2.9次升至3.6次。
会员体系的表现同样亮眼:截至2025年4月,注册会员达2757万,其中活跃会员1220万、付费会员54万,注册会员与付费会员数量均居中式快餐行业第一。更惊人的是付费会员的消费黏性,2025年前四个月,活跃会员人均下单8.4次,付费会员的月均购买频率更是达到5.9次。
消费者王琴的经历或许能解释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她特别欣赏老乡鸡每月公示的自查自纠报告,这种透明化运营让人吃得放心。自助选餐、扫码结账的便捷流程,以及店内随处可见的洗手设施等细节,都提升了用餐体验。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2024年老乡鸡以0.9%的市场份额位列中国中式快餐市场第一名,在整个快餐行业中也以0.5%的占有率排名第八。
那么,拥有如此扎实的运营数据和亮眼市场表现的老乡鸡,为何得不到资本青睐呢?
02
加盟狂奔:三年拓店6倍的“万店梦”背后
老乡鸡的扩张战略正在经历重要转变。最初以直营为主的经营模式在2020年开始转向“直营+加盟”的双轮驱动。初期采用内部员工转化加盟商的保守策略,虽然稳妥但在拓店效率上并无优势。
直到2023年底提出“万店目标,加盟为主”的战略后,老乡鸡才真正放开加盟门槛。官网显示,现在只要符合年龄、资金和企业文化认同等基本条件,即可申请加盟。
这一转变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招股书数据显示,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底的118家激增至2025年4月的653家,增长近6倍;加盟店营收也从1.74亿元飙升至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2.9%。
但亮眼数据背后隐藏着隐忧:虽然加盟店数量占比已超四成,但营收贡献不足总收入的25%,且毛利率从2022年的28.9%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20.1%。
经营效率的差距更为明显。2024年数据显示,直营店单店日均销售额1.6万元,明显高于加盟店的1.24万元;翻座率方面,直营店4.8次/日的表现也优于加盟店的3.6次/日;从坪效来看,直营店82.2元/平方米/日的成绩同样领先于加盟店的72.6元。
区域集中度问题同样突出。截至2025年4月,华东地区门店占比高达86%,其中安徽省内就有750家。这种“大本营”周边的扩张模式,使得老乡鸡在广州等地区仍处于“查无此鸡”的状态,距离真正的全国性品牌还有差距。
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品控挑战。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有13家直营店因使用过期食材、餐具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受到行政处罚。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消费者关于异物、口味下降等投诉的解决率仅为8%。
价格策略也成为争议焦点。虽然客单价有所下调(直营店从29.7元降至28元,加盟店从31.5元降至29.2元),但梅菜扣肉17元、蒸蛋7元等单品定价,仍然让不少消费者感叹“老乡吃不起老乡鸡”。
据艾媒咨询,43.7%的消费者希望将快餐消费控制在20元以内,85.2%的人能够接受的价格上限为30元。相对而言,老乡鸡还是“贵”了。
03
着急上市?老乡鸡缺钱太盛
三年四次冲击IPO,老乡鸡对资本市场的执着令人侧目。
剥开层层表象,最直接的驱动力就一个字:钱。在疯狂扩张与重资产运营的双重挤压下,这家快餐企业的现金流早已捉襟见肘。
老乡鸡正陷入一个典型的扩张悖论:
为支撑全国扩张,不得不加速开放加盟,同时要维持直营体系和自建供应链的重投入,中央厨房、配送中心、标准化工厂等固定投资持续消耗现金流,坚持使用180天土鸡和现炒模式,又推高变动成本。
这种“重资产+高成本+低客单价”的商业模式,让老乡鸡的毛利率常年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作为其竞品,2022年—2024年,小菜园毛利率分别为66.1%、68.5%以及68.1%;同期,绿茶集团毛利率分别为63.7%、66.4%、68.9%。反观老乡鸡,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0.3%、23.3%、22.8%,远低于前二者。
老乡鸡在A股两度折戟绝非偶然。稳定盈利仅是基础,资本市场最看重“增长性”与“可复制性”,这恰恰是老乡鸡的软肋:模型还不够轻盈。扩张速度与管理效率之间的矛盾尚未化解,加盟门店的翻座率与利润贡献仍低于预期,而且全国化进程中,86%门店仍集中在华东地区。这些数据让投资者对其标准化复制能力心存疑虑。
值得注意的是,老乡鸡是典型的家族企业。2012年,束从轩之子束小龙从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商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归国,从基层饲养员、餐厅员工做起,逐步晋升至管理层。
2024年,62岁的束从轩退休,束小龙于11月出任集团董事、董事长兼CEO,12月调任执行董事。股权结构显示,束从轩家族通过间接持股掌握绝对控制权:束小龙、胞妹束文、配偶董雪分别持有70.78%、15.02%、6.22%股份,三人合计投票权达92.02%。
当前,老乡鸡仍是“中式快餐第一股”的最强候选,但上市仅是资源整合与升级发展的起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中式米饭快餐品类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5年4月,全国中式米饭快餐门店达88万家,其中鱼你在一起、米村拌饭、老乡鸡位列前三。
在各方都喊出“万店目标”的背景下,上市或许只是老乡鸡漫漫征途的第一步。这只从安徽飞出的“土鸡”,既要解决资金饥渴,更要证明自己能在全国市场持续下蛋的能力。
参考资料:
1、《老乡鸡更新招股书,独立加盟店数量首次过半》红餐网
2、《估值180亿?合肥快餐品牌老乡鸡赴港上市》格隆汇新股
3、《老乡鸡五闯港股:执着上市的中式快餐“一哥”这一次能成吗?》港股研究社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