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储能电池日历寿命突破:揭秘关键技术与未来趋势

时间:2025-07-26 12:53:3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关于储能电池日历寿命突破的讨论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份详尽的报告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延长储能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特别聚焦于电池日历寿命的提升路径。

电池日历寿命是衡量储能电池性能持久性的关键指标,它关乎电池在存储或使用期间维持原有性能的时间长度。报告指出,电池性能的衰减主要源自四大机制:活性材料损失(LAM)、锂损失(LLI)、电解液损耗(LE)以及电阻增加(RI)。这些衰减过程呈现非线性特征,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主要由锂损失主导,而后续阶段则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为了有效延长电池日历寿命,当前研究聚焦于三大核心挑战。首先是材料层面的创新,尤其是补锂剂的应用。补锂技术被视作改善第一阶段锂损失的关键策略,其中正极补锂因其操作简便而应用广泛。实践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补锂剂,如正极补锂剂LNO,可将电池的循环寿命提升50%至200%。当LNO的添加量达到3%时,电池循环寿命甚至可超过10000周。然而,尽管富锂铁酸锂在补锂容量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生产工艺和防潮处理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其次,液冷系统的应用对于提升电池寿命同样至关重要。温度是影响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30至40℃的范围内,每升高1℃,电池寿命就可能减少约2个月。液冷系统相较于风冷系统,能更有效地控制温差,通常保持在3至5℃之间(风冷温差为7℃),同时降低能耗。随着2025年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液冷系统预计将在大容量储能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电池的“大脑”,通过精确评估电池状态,对于延缓电池衰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版国标对BMS的采集精度和运行环境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算法的不断优化将进一步增强BMS适配电池衰减机理的能力。

在国内,储能电池日历寿命的提升已初显成效。特斯拉的Megapack储能系统提供了长达20年的质保,成为业界的标杆。国内企业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新能安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工商业储能方案,承诺提供15年的日历寿命;宁德时代的天恒储能系统则实现了5年内零衰减,并计划于2025年6月量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预计国内储能电池的日历寿命将逐步达到15年的水平,这将显著提升储能电站的经济性。

这些技术突破和创新不仅为储能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推动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热门内容
2025上半年高端新能源车市激战:特斯拉Model Y领跑,小米SU7强势崛起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如火如荼,尤其是在20万元以上的细分市场,各大品牌纷纷出击,争夺消费者的青睐。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特斯拉ModelY凭借其超强的市场号召力,以超过17万辆的销量高居榜首…

2025-07-26

小米SU7旅行车渲染图抢先看:家用运动两不误,设计语言再升级
从渲染图来看,小米SU7旅行车延续了小米SU7和YU7的设计语言,整体车身以干净利落的白色为主,流线型的车身线条不仅优雅,同时也显得动感十足。总之,小米SU7旅行车的渲染图曝光,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旅行车市场的热…

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