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档由懂车帝精心制作的科普节目《懂车智炼场》中关于辅助驾驶系统在极端事故场景下的表现测试,在汽车行业内激起了广泛讨论。此次测试不仅涵盖了国内外20余个品牌的近40款车型,还特别选取了真实的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作为测试环境,设计了15个高难度的模拟科目,包括应对夜间施工、儿童横穿马路等突发情况。
测试结果显示,无论是高速还是城市路况,没有任何一家车企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全部顺利通过考验。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夜间遇到施工区域及卡车阻挡的场景中,仅有47%的测试车辆能够成功避让障碍;而在模拟儿童突然冲出马路的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刹停的车辆占比也仅为58%。
尽管懂车帝此次测试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得到了认可,但仍引起了部分争议。然而,无可争议的是,测试结果清晰地反映出,当前各大车企广泛宣传的辅助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明显短板,远未达到绝对安全的水平。
以高速事故模拟场景为例,华为ADS系统作为国内辅助驾驶技术的佼佼者,其搭载在7款车型上的表现差异显著,最好成绩仅为3/6科目通过,而最差成绩仅为1/4。同样,比亚迪的天神之眼B/C系统也未能展现出稳定的表现,部分车型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均未通过。
面对这样的测试结果,业内普遍将目光投向了积极推广辅助驾驶技术的国内车企。特斯拉和鸿蒙智行等企业对此次测试做出了回应。特斯拉CEO马斯克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尽管面临数据出境的法律限制,特斯拉在中国依然取得了优异成绩。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则强调,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开发比人类驾驶更安全10倍的辅助驾驶系统,并已多次超越这一目标,对于安全的要求永无止境。
值得注意的是,鸿蒙智行在面对类似测试时选择了沉默,未对测试结果发表评论。这一态度与过去其在不同场合积极对标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针对车企在辅助驾驶技术上的夸大宣传问题,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明确指出,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驾驶人才是车辆操控的最终责任主体。科技部发布的伦理指引也强调,相关主体在发布研究成果时应坚持实事求是,避免夸大宣传或隐匿风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出了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呼吁企业严格依据相关标准,杜绝虚假宣传,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或滥用导致安全事故。倡议书还强调,企业应及时澄清并整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主动承担起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此次测试不仅揭示了辅助驾驶技术的现状,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技术研发上,需要平衡硬件与软件的发展,注重算法优化及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无缝融合;测试验证环节,应增加测试场景的多样性与真实性,确保系统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在用户教育方面,要让消费者正确认识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避免过度信任导致的安全风险。
懂车帝的这次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辅助驾驶技术的真实面貌。部分车企过度营销的行为已在消费者心中埋下了安全隐患的种子。为了辅助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行业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摒弃浮夸的营销手段,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去打磨技术、规范宣传、普及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