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视遥控器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却在无意间成为了一些开发者眼中的“摇钱树”。令人惊讶的是,并非通过技术创新或设计革新,而是通过精准捕捉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迫切需求,这些开发者成功地将一个简单的电视遥控器应用(App)转化为了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
数据显示,一款名为TV Remote的电视遥控器App,在2024年的某个月内实现了近87万美元的收入,折合人民币约600万元。更令人咋舌的是,这样的高收入并非昙花一现,该App在接下来的月份中依然保持着稳定的收益,月收入高达89万美元。而类似这样高收入的电视遥控器App并非个例,有报告指出,在2024年发布的“无趣但赚钱”的应用报告中,21款电视遥控器App的年收入均超过了100万美元,其中一款更是在17个月内狂揽1600万美元。
那么,是哪些用户群体在为这些遥控器App买单呢?通过调查iPhone销量最高的几个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印度)的App Store工具类排行榜,我们发现,美国用户对这类App的需求尤为突出。在美国,有6款遥控器App进入了排行榜前50名,下载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美国独特的电视文化和近年来兴起的“剪线族”趋势。
美国人对电视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据统计,美国家庭平均拥有近3台电视机。而“剪线族”的兴起,即告别传统有线电视,转向使用智能电视和流媒体盒子的用户群体,更是为这些遥控器App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当用户在急需使用电视却找不到遥控器时,这些第三方遥控器App便成为了他们的救星。然而,这些App并非完全免费,用户在使用基础功能如开关机、调音量、换频道时,往往需要支付订阅费用。
这些App的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极短的免费试用期(通常为3天),之后自动续订为年费,价格高达40美元。许多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先订阅了服务,却忘记了在试用期结束后取消续订,导致被扣费。这种套路并不新鲜,它有一个专门的名字:薅羊毛软件(Fleeceware)。这类软件往往提供简单的功能,如手电筒、内存清理等,但通过高昂的自动续订订阅费来获取利润。
尽管这些App的定价策略备受争议,但它们确实捕捉到了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迫切需求,并利用这一点实现了高额收益。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这类应用时需要保持警惕,仔细阅读条款,避免陷入自动续订的陷阱。毕竟,一个简单的电视遥控器功能,本不应成为如此高昂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