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拉开了帷幕,吸引了全球科技界的目光。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便是“AI教父”、2024年诺贝尔奖得主及2018年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的首次中国之行,他带来了引人深思的演讲。
辛顿在演讲中坦诚地指出,绝大多数专家都预测,未来将会出现超越人类智慧的AI。这些AI智能体为了达成目标,可能会产生生存欲望,寻求更多控制权,甚至有可能对人类进行操纵。他形象地比喻,简单地关闭AI并不现实,就如同将老虎当作宠物来养,一旦老虎成长壮大,人类反而可能面临被伤害的风险。
辛顿进一步阐述道:“如果我们继续将AI视为宠物来养育,那么我们必须确保,在它成长的过程中,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他提出,人类目前面临的处境,就如同养了一只看似可爱的小虎,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通过训练,让它不会伤害我们;要么果断采取措施,将其消除。
辛顿强调,为了确保人类的生存,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训练AI,防止它消灭人类。然而,在防御AI潜在危险用途方面,如网络攻击、致命自主武器以及用于操纵公众意见的虚假视频等,各国之间并不会进行合作,因为他们的利益并不一致。
从辛顿的演讲中我们了解到,当前国际社会普遍不希望AI统治世界。如果某个国家能够找到防止AI操纵世界的办法,那么它很可能会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这一成果。毕竟,面对AI这一全球性挑战,合作与共享才是人类共同应对的关键。
辛顿的演讲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人们开始更加关注AI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确保AI技术的安全可控,防止其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已成为全球科技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关系,确保AI技术为人类带来福祉而非灾难,将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