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已不再局限于工业生产领域,它们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帮手。在养老院,机器人以其多才多艺的技能,成为了老人们的贴心陪伴。它们不仅能下棋聊天,还能提供推拿、辅助康复等服务,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在深圳某养老护理院,院长李锡坡介绍道,已经有20多家企业的机器人设备进驻,这些机器人各具特色,有的擅长棋艺教学,有的精通理疗康复,还有的能陪伴老人打太极拳。然而,李锡坡也强调,机器人虽能解决标准化、重复性工作,但在个性化评估、心理疏导等方面,仍需护理员的参与。
不仅如此,机器人还走进了景区、酒店等公共场所,担任起“社区管家”的角色。在北京金海湖碧波岛度假区内,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实时解答游客咨询,还能监测景区的人流、天气及安全数据,助力景区实现精细化管理。
而在家庭场景,虽然保姆机器人尚未完全普及,但已有不少家庭教育机器人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机器人不仅能陪伴孩子学习、玩耍,还能进行作业批改、知识点精讲等学业辅导,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伙伴。
尽管保姆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大企业正积极研发,以期早日推出能够胜任各种家务的保姆机器人。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在服务业和工业领域的初步应用有望在明年或后年实现,但家用人形机器人的推广可能会相对慢一些,因为家庭环境对机器人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优必选科技创始人周剑则认为,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落地将分两步走:首先是陪伴功能的应用落地,其次是服务功能的落地。目前,已有不少企业瞄准了家用保姆机器人这一赛道,加紧研发,以期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政策层面,中国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机器人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今年2月,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为产品安全性与适老化设计明确了规范。6月,工信部、民政部联合部署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了相关产品的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
随着政策、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不断驱动,中国保姆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各大企业正积极探索不同路径,针对不同场景和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保姆机器人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