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市场定增活动显著升温,前七个月的数据显示,不仅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增加,募资总额也实现了大幅度增长。据iFinD提供的数据,截至7月底,共有76家上市企业成功完成定向增发,累计募资达到663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激增了667%。
行业专家分析指出,今年定增市场的回暖得益于多重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去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并购重组新规,为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定增活动的活跃。
国有银行的大额定增成为今年定增市场募资额大幅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募资1650亿元、1300亿元、1200亿元和1050亿元,四家银行合计募资约5200亿元,占据了已完成定增募资总额的近78.40%。这些定增的发行对象均为财政部,资金主要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以增强其流动性。
除了银行业,中航成飞和国泰海通的定增规模也达到了百亿级别,分别募资174亿元和1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仅中国石化一家公司的定增规模超过百亿,募资120亿元。今年还有包括赛力斯、国投电力和富乐德在内的9家公司,定增融资额在40亿至100亿元之间。
从行业分布来看,今年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和国防军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分别有10家、10家、9家、8家和6家公司完成了定增。
定增市场的活跃也带来了显著的投资回报。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76家完成定增的上市公司的股价较定增发行价平均上涨了62.39%。其中,中航成飞、东山精密和罗博特科等9家公司的股价更是实现了翻倍增长。罗博特科通过定增并购德国光模块封测设备领先企业ficonTEC,股价从定增发行价的40.1元上涨至180.69元,涨幅高达350.60%。东山精密的股价上涨则受益于AI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端PCB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对其前景持乐观态度。
目前,仍有大量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在排队进行中。据统计,今年前七个月,超过200家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预计募资总额接近2500亿元。其中,宏创控股拟募资635.18亿元,成为募资金额最高的公司。电投产融和远达环保等公司的拟募资金额也超过了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