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奇瑞IPO倒计时,尹同跃能否带领奇瑞成功“跃”进资本市场?

时间:2025-08-02 01:18:31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奇瑞汽车再次站在了赴港IPO的十字路口,但这次,它的步伐似乎显得有些犹豫。根据港交所的规定,IPO申请的有效期限通常为6个月,而奇瑞自今年2月递交招股书以来,已接近这一期限的尾声。

回顾奇瑞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年前,奇瑞就曾启动上市程序,但因与上汽的股权争议而夭折。此后,奇瑞历经股份制改造,多次尝试IPO,却屡屡受挫,直到今年再次向港股发起冲击。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聆讯或上市期限,奇瑞能否如愿以偿,仍是一个未知数。

在IPO的关键时刻,奇瑞进行了一波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四大事业部。这一调整似乎给市场带来了信心,有券商随之上调了奇瑞IPO的定价。然而,对于奇瑞而言,IPO的成功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内部调整,更在于其市场估值和业绩表现。

从市场估值来看,中金公司预测奇瑞上市后估值或达千亿级别。然而,对比国内头部汽车厂商的销量和市值,奇瑞要想达到这一估值并不容易。其中,一个显著的短板就是其新能源业务的渗透率不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奇瑞的新能源业务占比却提升缓慢,甚至在某些年份还出现了下滑。这直接影响了市场对奇瑞高估值的认可度。

尽管奇瑞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销量持续增长,单车利润也较高,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乏力。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激烈竞争,都让奇瑞的IPO之路充满了挑战。

更值得注意的是,奇瑞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相对有限。与比亚迪、吉利等竞争对手相比,奇瑞的研发支出明显偏低。这可能导致其在未来面对技术更新和市场竞争时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更新迅速,缺乏足够的研发投入将难以保持竞争力。

奇瑞还面临着品牌冲高的难题。尽管推出了星途、星纪元等高端品牌,但销量增长并不理想。而真正撑起奇瑞高端化的是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然而,智界的热度能否持续,以及奇瑞自身主打高端市场的品牌能否站稳脚跟,都是未知数。

在渠道方面,奇瑞等传统车企仍停留在上渠道时代,而新能源汽车品牌则大多采用自营模式。随着消费者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奇瑞等车企需要变革渠道,提升服务水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面对诸多挑战,奇瑞能否在IPO之路上走得更远,仍需时间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奇瑞需要拿出更多实际行动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无论是在新能源领域还是在国内市场。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奇瑞在新能源业务上的成长确实有所放缓。这三年间,燃油车营收占比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新能源汽车营收占比的提升并不明显。这反映了奇瑞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

然而,无论如何,奇瑞作为国内几家主要车企之一,拥有两百万辆的销量规模,其实力不容小觑。IPO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奇瑞能够拿出更多实际行动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相信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