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永辉超市“胖改”之路坎坷,39.9亿定增能否助其扭亏为盈?

时间:2025-08-02 14:03:56来源:尺度商业编辑:快讯团队

永辉超市,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生鲜第一股”,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日,该超市巨头披露了一项定增预案,计划募资39.92亿元,主要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这一消息再次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永辉超市的转型之路始于一年多前,当时公司高层亲自前往河南许昌,拜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寻求转型的灵感。随后,永辉超市开始了所谓的“胖改”之路,模仿胖东来的经营模式进行门店调整。2024年6月,全国首家胖东来模式调改店开业,到2025年6月,调改门店数量已达到100家。

然而,与门店调改的火热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永辉超市的业绩却持续低迷。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将亏损2.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盈利2.75亿元形成巨大反差。这一业绩下滑,让投资者对永辉超市的转型之路产生了质疑。

永辉超市作为国内超市行业的佼佼者,曾经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年营收超过900亿元。但自2021年起,公司业绩开始遭遇困境,营收逐年下滑,归母净利润更是连续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高达95亿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永辉超市选择了向胖东来学习,希望通过调改实现逆袭。

但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永辉超市在业绩预告中提到了多个导致亏损的原因,其中包括门店调改所需的歇业装修、设备投入、资产报废等成本,以及关闭亏损门店所产生的租赁及人员赔偿等费用。供应链的改革也带来了大量供应商和商品的升级汰换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调改无疑是其中的“烧钱”重头戏。据券商分析,永辉超市单店调改费用在800万以上。而此次定增公告显示,公司计划投资55.97亿元对298家门店进行调改升级,平均单店调改费用高达1878万元,远远超过了此前券商和永辉超市高管所说的调改投入。

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永辉超市疑似“越改越贵”,究竟是什么原因?是否与券商和公司高管所言的改造范围、改造标准不同?还是永辉在规模化调改过程中出现了成本飙升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观察。

在财务压力下,永辉超市此次定增堪称“救火”式融资。公司货币资金紧张,负债率高企,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维持生存和延续转型进程。而此次定增对象尚未确定,外界普遍关注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是否会加码投资。

去年9月,名创优品子公司以62.7亿元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如今,随着永辉超市股价的上涨,名创优品子公司的持股市值已高达126.46亿元,浮盈约64亿元。叶国富不仅在股权层面上赚得盆满钵满,还直接主导了永辉超市的调改进程。

叶国富对胖东来模式推崇备至,认为永辉超市必须调改,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在他的主导下,永辉超市的调改节奏明显加快,但也因此承受了更大的盈利压力。此次定增融资将主要投向“胖改”战略,名创优品与叶国富如果加码,将是对企业前景和经营策略信心的直接体现。

然而,这场关乎永辉超市未来走向的定增,叶国富是否会选择继续增持,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永辉超市能否借此融资契机,顺利完成调改并实现逆袭重生,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