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该品牌单月汽车交付量首次跃升至3万台以上,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小米汽车的历史记录,也标志着它从一个跨界的新入局者成功跻身行业新势力领先集团。
这一显著增长背后,两大核心驱动力功不可没:一方面,产能的显著扩张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7月份,位于北京亦庄的二期工厂正式启动生产,其年设计产能高达15万辆,有效缓解了生产环节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双车型策略也发挥了关键作用。6月推出的中大型SUV YU7迅速进入量产阶段,7月即贡献了1,627台的交付量。与此同时,主力车型SU7继续展现其市场统治力,在20万以上纯电轿车细分市场持续领跑。
YU7的市场反响极为热烈,上市仅3分钟即收获20万大额定单,1小时内锁单量更是飙升至28.9万。目前,该车型的未交付订单已超过40万台,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也让小米面临了一个甜蜜的烦恼——部分车型的交付周期不得不延长至60周。
面对如此强劲的市场表现,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对全年交付目标进行了上调,从原先的30万辆提高至35万辆。截至7月底,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30万台,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每月需保持至少3.3万台的交付量,才能实现新的年度目标。随着二期工厂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销售渠道网络的快速扩展,小米汽车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
小米汽车的故事,正书写着一段从跨界尝试到行业引领的传奇。随着产能的稳步提升和市场的持续认可,小米汽车有望在电动汽车领域开创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