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光速光合宓群:中国硬科技布局之路

时间:2024-04-22 18:53:28来源:互联网编辑:汪淼

光速光合从禾赛科技首轮融资到上市前连续加注5轮,为公司的第一大机构投资人,表现出了对禾赛科技长期发展的认可与坚定支持。北京时间2023年2月9日晚,激光雷达企业禾赛科技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新股票代码为“HSAI”。此次IPO发行价为19美元/股,募资规模达到1.9亿美元,以此计算市值为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亿元。一路走来,光速光合无疑是禾赛科技背后最坚定的投资方之一。自2018年起,光速光合连续领投禾赛科技5轮融资,累计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上市前占股17.5%,为公司第一大机构投资人。光速光合创始合伙人宓群印象深刻,期间陪伴着禾赛科技熬过一段又一段艰难岁月。

光速光合:一个IPO背后的投资故事

光速光合对禾赛科技的投资历程,突显了投资人对技术前瞻性的预判,行业经验的积累及深度理解,以及一路陪伴企业成长的初心和践行长期主义的投资价值理念。时间回到2014年,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及CEO李一帆找到光速光合创始合伙人宓群,彼时他们正在寻求首轮融资,目的是推进激光气体遥测业务。首次接触后,宓群对于禾赛科技的技术水平印象深刻,但他认为气体检测的市场规模较小,便搁置了这笔投资。

在此之前,谷歌出身的宓群关注到老东家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2013年他在谷歌总部第一次体验了内部尚在开发的无人驾驶。尽管当时并不成熟,但一些亮点吸引到了他,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自动保持车距和换车道都很平稳。宓群判断,只要给足时间,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可以通过软硬件的不断迭代得到保障,最终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在这当中,激光雷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宓群观察到,谷歌自动驾驶所搭载的激光雷达来自当时的行业龙头Velodyne,一台的成本价就高达10万美元,并不符合车企的实际需求。这意味着,谁能在拥有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将激光雷达的成本打下来,谁就能从行业中突围出来。

而想要成为“billion dollar company”的禾赛科技,也开始将目光瞄向了万亿级的激光雷达市场。在研发激光雷达的过程中,李一帆经常会跟宓群沟通交流,互相交换对于产品和行业的观点。

宓群回忆,当时自己已经把全球做激光雷达的公司都看了一遍,都是做机械式激光雷达。2017年禾赛科技推出第一款机械式激光雷达后,他跑去问李一帆是否考虑做固态激光雷达,因为机械式的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弥补,后者坦承只是在实验室刚开始做研究,有一个不成熟的prototype(雏形)。尽管只是一台原型机,但宓群依旧很感兴趣,希望能够亲身测试一下,李一帆爽快地答应了。在李一帆的印象中,当时都还没有投资人来找他聊过固态雷达,更没有人问过能不能测试。

就在禾赛科技办公楼的地下车库里,光速光合团队测试了200多米距离的探测效果。测试一结束,他转身就与禾赛团队讨论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要采用怎样的技术路径改进。虽然测试结果并不完美,但宓群内心判断禾赛科技将会是最有潜力的激光雷达企业。

这一次,宓群不再观望。2018年5月,光速光合领投了禾赛科技的B轮融资。此后,光速光合又连续4轮加注禾赛科技,累计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成为公司第一大机构投资人。

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后来禾赛科技寻求C轮融资,但没有投资人愿意出手,原因在于看不清谁会胜出,不敢投。而宓群对禾赛有更多的了解,对于禾赛科技的发展坚定看好,便再度领投了C轮,并促成了博世集团等产业投资方投资禾赛。

“对于我们看好的企业,在初创期我们有早期基金支持;发展中遇到瓶颈,别人都不敢投时,我们有成长期基金支持;后续还有一支全球的光速后期基金,单笔投资金额可达到5000万~1亿美元,可以帮助企业奠定全球市场地位。”宓群介绍。

不只是资金支持,光速光合还在战略布局上前瞻性地给予禾赛科技帮助。在禾赛科技决定打入美国市场时,宓群就给予了关键性建议:作为初创企业,美国客户一旦认可你的迭代速度是非常愿意给予机会的,入口一旦打开,后续开拓市场自然水到渠成。

随后,禾赛科技不仅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更是在全球攻城略地。2019年,行业龙头Velodyne大幅缩减亚太地区的业务规模,被视作在竞争中落败。然而同年8月,Velodyne却在美国向禾赛科技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为此,宓群更是专程飞到美国,帮助禾赛科技一起应对诉讼。最终在2020年6月,纠纷告一段落,双方签署了和解协议。

“投资人为企业招揽人才、对接资源都很常见,但谁见过投资人还帮着打专利官司的?这算是我们投后赋能的独特优势的一个直接体现。”宓群开玩笑地说道。而这也是为何禾赛创始人曾公开表示,做的最正确的三个决定——回到中国创业、做激光雷达、拿了光速的投资。

如今,随着禾赛科技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光速光合又斩获一个硬核IPO。在宓群看来,成功上市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光速光合仍将一如既往地陪伴禾赛科技开启新的征程。

光速光合:埋头投了10多年硬科技

光速光合在硬科技领域布局十余年,成功投资了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展现了在该领域的深厚积累。光速光合在硬科技领域已浸染10年有余,亲历了中国硬科技赛道从冷清到火爆的过程。迄今为止,光速光合在硬科技领域捕获了中微公司(SH:688012)、中际旭创(SZ:300308)、南芯科技(SH:688484)、慧智微(SH:688512)、智加科技、显耀显示科技(JBD)、瞻芯电子、爱科微(AIC)、灵明光子、斯坦德机器人、菲莱科技、戴世智能等一众行业头部企业。

而在绿色科技领域,光速光合也布局了包括新能源商用车企前晨汽车;氢能源膜电极企业唐锋能源;氢能源空压机企业势加透博;储能科技公司协能科技;钠离子电池企业珈钠能源;碳捕捉、利用于存储企业费曼动力等一批高成长企业。

回顾其中,中际旭创堪称一笔经典投资。2013年,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谷歌的工作经验,宓群预判到伴随着云计算未来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里光纤数据传输速率也会大幅度提升。数据中心最大的开销不是设备而是电费,这对光电转换器产品提出了高速率和低功耗的高要求。“重要的是,该产品每2到3年就需要速率换代,有强烈的复购需求,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赛道。”

正是此时,中际旭创进入了宓群的视野之内。宓群在与中际旭创的海归团队深度沟通后,认为他们具备快速迭代的实力,以及未来自研硅光技术的潜力,便果断出手投资,并帮助公司在2017年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展至今,中际旭创已成为全球光通讯模块龙头企业,市值超过千亿元。

2022年8月,光速光合投资的显耀显示科技(下称“JBD”)也给宓群留下了深刻印象。众所周知,元宇宙概念近年来持续火热,也带动了AR智能眼镜的兴起。要真正实现AR眼镜和普通眼镜一样,关键是要将微显示屏做得足够小,MicroLED技术则被业界认为是终极解决方案。

成立于2015年的JBD,一直专注于0.5英寸以下超微小型显示器的研发和生产,是全球第一家具备MicroLED微显示屏量产能力的企业。宓群透露,光速光合团队其实很早就开始关注微显示领域的技术创新,在正式投资JBD之前,已经与企业交流沟通了一年多的时间,从而能在产业真正爆发前成功投资。

与此同时,氢能也是光速光合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宓群表示,在重卡、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氢能源有着几乎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其能源供给形式更相似于燃油系统。电堆就相当于发动机,储氢罐就好比是油箱,如果需要长时间的续航里程只需要氢罐就可。相反换成锂电池,就需要一箱箱增加锂电池,而锂电池自重又很重,会导致交通工具的载重量极大减少。

基于此判断,光速光合在2021年领投了膜电极企业唐锋能源的B轮融资。“唐锋能源此前的投资人都是产业背景,没有一家财务机构敢出手投资,但我们因为扎根行业很深,看得懂也敢投。”

被问及光速光合如何精准捕获硬科技独角兽,宓群总结,投资人对技术的判断、对行业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理解非常关键。所以光速光合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硬科技投资队伍,核心团队具备专业领域的理工科学术背景和认知,曾在硬科技行业顶尖的企业工作多年,在硬科技领域有自己的产业网络与优秀人才资源的覆盖,同时又在投资行业有从业经验,对未来全球技术和商业趋势有前沿的触觉。

例如宓群自己就跳级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读博士时研究硅/锗复合半导体,同时拥有14项芯片硬科技美国专利,还曾任职于英特尔、谷歌等巨头,自己还曾有过创业经历。

他认为,作为投资人只有真正做过硬科技产品,才能真正懂得硬科技项目的技术路线,才能穿过表象看到本质,从而具备判断创业项目发展潜力的能力。

光速光合:投资需要耐心和持久性

光速光合及其创始合伙人宓群的投资策略、行业洞察以及对硬科技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和对未来投资方向的思考。常年奔走于创投一线,宓群深切感受到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在他看来,随着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红利逐渐消失,基金一笔投出百倍甚至千倍回报的投资神话已不复存在。毋庸置疑,包含半导体、光电技术、新能源在内的硬科技,在未来不管对于投资还是产业发展来讲都是必然趋势。同时硬科技周期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投资更需要耐心和持久性。

与此同时,LP群体的偏好也在改变。宓群坦言,过去几年疫情的冲击和国外地缘冲突的爆发,让募资环境变得寒风凛冽,不论是美元还是人民币LP,出手变得愈发谨慎。他们最关注的是GP是否具备穿越周期的投资能力,以及原先投TMT、投消费的基金是否能适应向硬科技投资的转型。

种种变化,对于风险投资基金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宓群则很庆幸光速光合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硬科技,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在创投圈内建立了口碑。因此当其他机构还在犹豫不决当前一轮要不要投时,光速光合甚至已经做好了下一轮继续加注的准备。

当然宓群也不否认,好的项目每一轮都很贵,而投资人要做的是去判断项目未来能做到多大规模,如果空间足够大,即使投得贵一点也值得。

虽然硬科技领域跌宕起伏,但他依旧看好。他认为基于硬科技行业分工细、领域划分细的特性,每一个细分领域,尤其是增量细分领域都有机会成长出一波龙头企业,催生出更多的上市公司。

接下来,光速光合也会将目光更多地放在新能源领域。在团队看来,新能源在中国能够迅速发展的底层逻辑,是用强大的制造业来改善国家在能源资源上的缺乏,把能源问题转变为制造业问题,从而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制造工艺的改进和规模扩大推动商业化的快速发展。

宓群表示,新能源细分行业多,技术路径广,最终胜出的技术往往需要花很多时间。他深深地体会到,投资人应该要扎根到行业里,与行业专家交流,形成一个行业拼图。在积累过程中发现跟别人有不同认知的时候,往往也是早期投资的机会。

历经十余载风雨,行至今日的光速光合依旧将自己视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相信最终最有竞争力的,一定是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而光速光合的愿景就是成为这些优秀中国创新的全球合伙人。”于宓群而言,人生最难得的事情,就是陪同那些极具潜力的创业者走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更多热门内容
重构健康洗护标准:三星AI神 黑钻热泵洗烘旗舰带来洁净守护
在快节奏生活里,家人的穿衣健康藏着看不见的细节——孩子校服上的汗渍、老人贴身衣物的细菌、通勤外套沾染的异味,都可能成为健康隐患。三星AI神 黑钻热泵洗烘旗舰以创新AI科技重塑家庭洗护健康标准,让每一次洗涤都加固健康的防线,把安心注入生活的每一寸触感里。一

2025-08-21

国补手机哪些适合大学生:联想razr60与edge 60精选
开学季来临,换新手机是许多大学生的刚需。作为学生党,既追求时尚外观和实用功能,又对价格敏感,有国补又能叠加学生优惠的手机无疑是双赢的选择。即使预算不多也可拿下主流直屏手机,还可考虑时尚潮流的折叠屏,比如联想moto razr 60系列。以下就给学生朋友们分享折叠

2025-08-21

国补加持下的平板电脑推荐:从百元助学到旗舰AI
在当前国补政策的红利下,平板电脑市场的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迎来了难得的入手良机。联想作为国内平板市场的主流品牌,旗下多款产品均纳入国补范围,从百元级助学神器到旗舰级AI生产力工具,形成了完整的价格梯度覆盖。这里我将分享其中六款热门的平板型号,从性能解析、

2025-08-21

2025国补尾巴,笔记本电脑值得推荐的三大系列
2025 年笔记本国补政策进入最后三个月冲刺期,截至12月31日,购买联想指定机型可享双重福利:直接补贴最高2000元+学生认证额外9折,综合优惠力度创年内新高。本次聚焦拯救者、小新、YOGA三大系列八款核心机型,按游戏电竞、移动办公、创意设计三大场景分类推荐,结合国

2025-08-21

从“手动挡”进入“AI智能挡”:亚数TrustAsia 开启证书管理「服务化」新时代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当下,TLS/SSL证书作为网络安全体系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实现端到端加密传输、身份验证,为保障企业关键业务数据安全和构建可信网络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密码学技术向抗量子计算范式演进,行业对加密敏捷性(Cryptographic Agility)要求

2025-08-21

科隆游戏展:纯血进化 ROGXBOX掌机X正式发布
核心亮点:l 全新软件生态体验:ROG联手XBOX共同打造,融合XBOX全新前端、奥创智控中心SE、Windows开放式体验优势,便携式游戏体验全面跃升l 握持体验大升级:全新手柄设计优化人体工学曲线,引入XBOX标志性的脉冲扳机,媲美专业XBOX手柄舒适握持l 次世代性能:首发搭载

2025-08-21

不止能干活!新能源汽车排行爆款上汽大通大拿V1重新定义轻客角色
说实话,要不是亲身体验过,我真不会相信我们家开得最多的车,竟然是一台轻客。以前一直觉得轻客就是干活用的,拉货、送快递那类,和家用根本不搭边。但生活总有些现实需求:家里有人做小本生意,有孩子要接送,还有老爸喜欢自驾游。原来的小轿车早就不够用了,换来换去

2025-08-21

声态+AI |2026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GAS)明年3月举办
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声音已成为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情感体验的核心纽带GAS 2026将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音频创作、传输与消费的全链条2026中国国际音频产业大会(GAS 2026)时间:2026年3月25—26日地点: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主题:声态+AI主办单位: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

2025-08-21

益生菌对增肥哪个牌子好看完这篇不再纠结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吃得不多,体重却一直上不去,甚至有点“喝凉水都难胖”的无奈?我就是这样一个肠胃敏感、代谢快得像开了挂的人。试过增肌粉、蛋白棒、高热量饮食,效果微乎其微。直到三年前,一位营养师朋友提醒我:“你是不是忽略了肠道环境?吸收不好,吃再多也没

2025-08-21

深耕垂类大模型!中关村科金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
2025年8月21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媒体之一《财富》(FORTUNE)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科技50强”榜单。中关村科金凭借在垂类大模型领域从技术研发、平台应用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能力,成功登榜。《财富》系列榜单一直被视为全球商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