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4数字物流大会上,新能源物流场景方案及生态发展成为了热议焦点。地上铁CEO张海莹、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与钛媒体集团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刘湘明围绕这一主题,从用户、场景及行业三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
针对投资人如何看待产品与生态的关系,董中浪表示,产品与生态实际上密不可分,未来十年应专注于场景化创新。他提到,过去交通工具的设计往往追求满足广泛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但未来,随着数字化、新能源化及AI智能化的发展,交通工具将更加专注于特定场景的需求,生态与闭环的概念将愈发重要。
刘湘明随后转向张海莹,询问新能源车辆是否已满足市场需求。张海莹指出,新能源车辆在城配行业的应用虽已近十年,但仍处于0到1的阶段,渗透率较低,仍有大量提升空间。她强调,地上铁致力于提供真正好的载具,通过严选策略为客户打造围绕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实现降本增效。
张海莹进一步阐述了严选标准,包括选择适合场景且性能优越的车辆、快速交付以及关注全生命周期TCU成本。她提到,第一代新能源车多为改装车,而第二代车已开始正向开发,注重效能与体验。她预测,第三代车将是智能驾驶的,这将为物流场景提供更高的运载效率。
在谈到新能源、AGI与连接的有机结合时,董中浪认为,新能源应脱离能源本身来看,它是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的推手,而AI则将这些元素串联起来,形成闭环体系。他强调,在这个体系中,场景至关重要,各方利益、生态、投资人及金融租赁公司等共同构成了这一生态系统。
张海莹则提出,新能源应理解为新型能源,AGI更多体现为智能服务,而连接的核心在于场景。她认为,新能源即智能场景服务,这是未来的趋势,旨在为用户创造价值。她强调,物流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必须在新环境下协同合作,以提升系统效率,创造真正价值。
最后,在谈及2025年的建议时,张海莹鼓励大家坚定选择新能源物流车,做好油改电计划与预算,实现ESG目标及提效降本。她邀请更多客户选择地上铁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董中浪则对2025年物流行业持乐观态度,认为尽管过去价格一直在跌,但仍有许多优秀企业崛起。他强调,提升效率不是为了降价,而是要用新能源、智能化及AI提升资产效率,用科学和数据驱动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