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小米汽车交付争议:用户反映车未下线即催尾款,先交钱后验车引不满

时间:2025-08-04 09:25:2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小米汽车购车流程中的尾款支付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多位网友爆料称,在购买小米汽车时遭遇了“车辆未交付即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且若拒绝,则可能面临订单取消和定金不退的风险。

从2024年底开始,就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反映,尽管提车时间尚有数月,但销售已催促支付尾款,并警告若未按时支付,订单可能面临取消。类似的情况随后不断增多,有用户因未能及时支付尾款,导致订单被顺延,需要重新排队等待交付。更有用户表示,自己的订单因未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而被标注为“违约”,5000元定金面临被扣除的风险。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先交钱后验车”的流程上。有用户指出,车辆尚未到店或验车,销售就要求支付全款,否则无法进入交付序列。极端情况下,甚至有用户的车辆尚未下线,就被要求立即支付尾款,否则定金不予退还,这引发了用户对合同条款合理性的质疑。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联系了小米汽车客服。客服确认了存在“车辆下线后通知支付尾款”的流程,但对于验车后再付款的要求,并未给出明确答复。对于“车辆未下线即要求付款”的极端情况,客服表示需以交付专员的具体通知为准,未直接否认其存在。

客服对于提前付款后若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机制也语焉不详,仅强调提车时可现场检查。然而,《小米汽车购买协议》中明确规定,用户需在收到付款通知后的7个自然日内支付剩余款项,否则构成根本性违约,小米汽车有权取消订单并解除协议,且已支付的定金不予退还。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此前在《小米SU7答网友问》中曾明确提到尾款可分多笔支付,且支持在交车时支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与宣传不符的情况。

类似争议并非孤例。据报道,一位杭州用户在2024年4月订购了小米SU7的某款车型,支付定金后,原计划7月提车。然而,到了12月,小米方面以“工厂备料需求”为由,要求该用户在7日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作废。用户支付尾款后,却被告知需要重新排队,交付时间延长至2025年4月,较原计划推迟了9个月。最终,因未能及时提车,该用户的尾款被退回,订单状态反复变更。

今年5月,又有博主透露,有小米汽车车主的订单显示需等待三个月,但销售仍要求立即支付尾款。该事件曝光后,小米汽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从最初的“定金不退”转为协商保留订单。

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交付量正快速攀升。雷军透露,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已突破3万台。在市场表现亮眼的背景下,交付流程的细节争议更显关键。高销量意味着用户基数扩大,任何流程瑕疵都可能被放大。

对比行业内的其他车企,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普遍允许用户在验车后支付尾款,将“车辆到店”作为付款的前提。而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则多采用“首付+提车时结清尾款”的模式,减少消费者的资金占用风险。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当前正处于产能爬坡与品牌口碑建设的关键阶段。优化交付流程不仅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必要举措,更是维护品牌信任的重要一环。具体而言,小米汽车应在购车协议中明确“车辆到店”作为付款的前提条件,并增设验车后付款的选择权。同时,应在APP等签约渠道显著提示付款节点与权益保障措施,避免因条款晦涩导致消费者误解。建立独立于销售体系的客服反馈通道,确保用户的合理诉求能得到及时响应。

汽车作为高价值消费品,“先验车再付款”的流程更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也更能保障用户权益。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