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米哈游与拼多多的不正当竞争案终于尘埃落定。这场法律纠纷起源于拼多多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米哈游旗下热门游戏《原神》的素材进行虚假宣传。
据了解,拼多多曾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招募博主,发布大量以《原神》为主题的视频,视频中附带“1元抢1万原石”的下载链接。然而,当用户点击链接跳转至拼多多App后,并未获得所谓的原石,仅能抽取普通的优惠券或补贴金。这一行为被认定为虚假宣传,并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不仅如此,拼多多在宣传过程中还使用了《原神》的角色形象和“原石”这一标志术语,这极易让玩家误以为拼多多与米哈游之间存在官方合作关系。这不仅损害了米哈游的品牌形象,还误导了消费者。
面对这一侵权行为,米哈游迅速采取了法律手段。在一审法院判处拼多多赔偿35万元后,双方均不服判决并提起上诉。最终,在二审中,法院认定拼多多构成了仿冒混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求其刊登声明消除影响,并向米哈游赔偿100万元。
这一判决结果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调侃道:“谁说拼多多砍不到现金,这不米哈游就砍到了。”虽然这句话带有玩笑成分,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公众对于拼多多此次行为的看法。
实际上,这并非拼多多首次因盗用游戏素材进行宣传而引发争议。在B站等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现拼多多甚至直接利用《原神》的二创视频进行宣传引流,标题更是直白地写着“美少女游戏,竟然还有男的?去拼多多”。这种行为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于拼多多侵权行为的质疑。
此次判决不仅为米哈游维护了自身权益,也为整个互联网行业敲响了警钟。以虚假宣传或攀附知名IP进行“拉新引流”的商业模式将面临高额赔偿及声誉损失的风险。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尊重知识产权、遵守法律法规才是长远发展的基石。
当然,对于拼多多这样的巨头企业而言,100万元的赔偿或许并不算什么。根据拼多多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到956.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净利润更是高达147.42亿元人民币。然而,金钱上的损失或许可以承受,但声誉上的损害却是难以弥补的。对于拼多多而言,如何重塑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将是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