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行业的风云变幻,在2023年底问界M9上市时达到了一个高潮。当时,鸿蒙智行门店的销售人员几乎每人每天都能卖出一辆车,有的销售一个月内甚至成交了28辆M9,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波热潮并未持续太久。
时隔半年,当再次踏入同一家鸿蒙智行门店时,景象已大不相同。销售团队几乎换了一茬,只有少数几位老员工还在坚守。离职的原因无外乎工作压力大、业绩不佳导致薪资低。小董,一位半年前刚入职时充满活力的销售,如今也显得疲惫不堪,声音沙哑,面容憔悴。
尽管工作强度大,但汽车销售的工作依然吸引着不少人。在乐道门店,由于新车型L90的预售订单火爆,每位销售人员手中都握着大约10个订单。周末时,店内更是人满为患,潜在客户络绎不绝。
然而,与新势力品牌的火爆销售不同,传统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显示,2024年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41.7%,4S店退网数量达4419家。价格倒挂现象普遍,新车业务大多亏钱。
中升控股、永达汽车等大型经销商集团也未能幸免。尽管永达汽车因专注豪华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而保持盈利,但其盈利能力也在大幅下降。其他几家经销商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滑,多家集团由盈转亏。
在云南昭通的一家头部国产汽车销售中心,一位销售在3月份发文称,一天一个客户都没见到。整个销售中心在3月28日更是一单未开。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河南某大型4S店在7月初的10天内也仅卖出了5台车。
面对困境,传统经销商开始寻求转型。售后业务成为他们盈利的重要支柱,中升控股在2023年便加大了售后业务的布局。同时,与新势力品牌合作也成为应对营收下滑的有效手段。中升控股与赛力斯的合作被视为短时间内完成集团转型的关键。
不仅是大型经销商集团,中腰部乃至本土小经销商也在积极拥抱新能源。在《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百强排行榜》与《2025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新能源排行榜》中,排名头部的企业高度错位,显示出新能源市场的巨大潜力。
对于传统品牌的经销商而言,深耕本地市场、利用好厂家资源同样可实现破局。在国家补贴政策激励和主机厂的资源支持下,一些销售人员的销售额尤为可观。
汽车销售行业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但无论是个体销售的高薪神话,还是经销商集团的转型探索,都证明了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互助,将是渠道变革的终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