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小银行自营理财整改加速,超六成规模下降,部分已清零退场

时间:2025-08-07 21:48:41来源:券商中国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理财市场的持续扩张,那些尚未设立理财公司的中小型银行正面临一场规模整改的严峻考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六月末,银行理财市场总规模已达30.67万亿元,其中约3.19万亿元由194家银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剔除少数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后,仍持有自营理财业务的中小银行数量已缩减至180家,与年初相比减少了23家。更令人瞩目的是,今年上半年末,新发行自营理财的银行数量较年初减少了45家。

自营理财业务的收缩趋势在中小银行中尤为明显。许多中小银行的资管部门已着手进行业务调整,员工转岗至金融市场部等相关部门已成为常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六月末,在已公布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的68家中小银行中,有61家机构的理财规模较年初有所下降,其中20家银行的降幅超过20%。

时间紧迫,中小银行面临监管大限。去年六月,全国多地中小银行接到金融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在2026年底前彻底清理存量理财业务。目前距离这一最后期限已不足一年半。行业数据显示,银行自营理财规模占比已降至约10.4%,而理财公司产品则占据了89.6%的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末,银行自营理财存续规模同比下降了24.04%,存续产品数量也大幅减少。

从中小银行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一趋势。多数中小银行的自营理财规模出现明显下降,甚至有个别银行的自营理财规模已经清零。例如,浙江海宁农商行的存量理财已全部清理完毕。与此同时,台州银行、河北银行等机构的理财规模也大幅下降。

然而,并非所有中小银行都在被动应对这一变革。部分中小银行较早地锻炼了自营理财净值化能力,并受到了零售客户的欢迎。一家西部农商行的资管团队表示,尽管新发产品规模同比有所减少,但仍希望与监管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的过渡时间。同样,长三角地区的一家农商行也表示,其自营理财已完成净值化转型,并正在与监管部门沟通理财公司牌照的问题。

面对自营理财业务的收缩趋势,中小银行并非毫无作为。许多银行已经开始转向代销模式,积极参与财富管理市场。数据显示,从2021年末至2025年上半年末,参与代销的银行数量从97家激增至569家。其中,除了32家已成立理财公司的银行外,其余主要为中小银行。这些银行正在利用广泛的客户基础,发挥代销优势,挖掘长尾客户的潜力。

尽管中小银行在自营理财业务上遭遇挑战,但它们仍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通过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中小银行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理财市场的进一步集中和竞争加剧,中小银行需要更加注重代销系统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在财富管理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