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售行业内流传出一则重磅消息:盒马决定全面撤出其会员店业务。据了解,该决策的实施已在进行中,预计到今年8月底,所有盒马X会员店将不再营业,这标志着盒马正式退出会员店市场。
自2020年起,盒马开始涉足X会员店领域,这一模式要求消费者持有会员卡方可进入消费,会员卡分为年费258元和658元两种等级。会员店模式,即会员制超市,起源于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山姆会员店、Costco等是其典型代表。这些会员超市以精简的商品种类、高性价比及差异化商品为特色,为会员提供专属服务。
盒马此番举动,不仅与其自身及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战略调整紧密相关,也映射出会员超市业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变迁。自Costco上海首店于2020年开业并大获成功后,会员超市模式一度被视为零售业的新风口,吸引了包括盒马、永辉、家乐福、麦德龙等在内的众多零售商纷纷入局。然而,时至今日,会员店已从这些企业的业务布局中逐渐淡出。
永辉超市在近两年年报中均未提及仓储会员店业务;麦德龙在2024年相继关闭了成都、上海、武汉、北京等地的四家会员店;家乐福曾计划三年内将100家门店改造为会员店,但未能如愿,其在中国开设的首家会员店也已于2023年关门歇业。会员超市的“降温”并非因为不适应中国市场,而是在当前消费环境和市场格局下,会员超市模式不再是最佳选择。
会员超市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精准的产品定位、高效的运营能力以及品牌信任度的积累。山姆和Costco凭借其全球供应链优势,构建了独特的商品采购体系,并根据会员喜好推动供应商反向定制产品。同时,它们严格控制商品销售的毛利率,以保障会员权益和供应链的竞争力。
产品力是会员超市的核心竞争力。Costco自成立以来,便围绕高收入家庭的批量采购需求,构建了“人—货—场”的运营模式。山姆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对中国“中产”消费群体的深刻洞察。然而,盒马X会员店在后续发展中,遭遇了商品品质控制不稳定、会员权益管理不善等问题,加速了其业务的下滑。
Costco虽在美国是最大的会员超市,但在中国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其内部调动的用人机制限制了开店速度,同时在中国消费者购物习惯向线上转移的大背景下,其线上布局起步较晚。会员店的本质是“粉丝”经济,品牌力是隐形竞争力。会员超市的利润主要来自会员费,因此会员的续卡率和品牌信任度至关重要。
盒马的退出,是零售业理性思考的一个体现。狂热过后,业界对会员制超市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并非简单的业态复制,而是供应链、产品力、运营能力与品牌信任度的深度融合。在中国市场,山姆经过20年的深耕,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于更多零售商而言,在自身能力尚不匹配的情况下强行进入这一领域并非明智选择,不如回归本心,审视自身优势,寻找更为契合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