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360公司正以积极的姿态探索AI的新边界,特别是在C端产品线上,纳米AI逐渐成为了焦点。在最近举行的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2025)上,360创始人周鸿祎披露了一项令人瞩目的进展:纳米AI已经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并在复杂任务执行中展现出了卓越性能。
据周鸿祎介绍,升级后的纳米AI能够连续执行多达1000步的任务,消耗的Token在500万至3000万之间,而其任务成功率竟高达95.4%。这一数据不仅令人惊叹,更预示着纳米AI可能具备了在实际应用中落地的强大能力。2025年被视为Agent技术落地的关键之年,而纳米AI的表现无疑为此增添了一份信心。
360公司内部认为,纳米AI已经迈入了L4级别的智能体系统,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群体协同”的物种级进化。这一进化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应用场景中展现出了巨大潜力。目前,纳米AI已经能够应用于视频制作、内容创作、行业研究、电商带货、旅行规划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视频制作方面,纳米AI打造出了国内首个“一句话生成大片”的多智能体蜂群,从脚本到剪辑,整个流程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周鸿祎提出的智能体演进路径清晰地描绘了AI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他看来,L1级别的AI本质上是聊天工具,L2则进化为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L3则是推理型智能体,能够实现自主规划并完成任务。而L4级别的多智能体蜂群,则像搭积木一样进行拉群组队、多层嵌套和分工协作,展现出更强的协同能力。L5级别则代表着智能体创造智能体的全新阶段。
360集团近日发布的“智能体工厂”更是将这一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该工厂已经汇聚了超过5万个L3智能体,企业无需编程基础,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定制专属的智能体。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AI技术的应用门槛,更为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两年,360公司在AI领域全力冲刺,周鸿祎更是亲自挂帅,为360集团定下了“AI+安全”的战略方向。纳米AI作为面向C端的主打产品,承载着360在AI领域的希望和梦想。从2024年11月正式推出“纳米搜索”品牌,到今年4月发布“MCP万能工具箱”,再到6月以来在多智能体蜂群方面的持续进展,纳米AI不断突破自我,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然而,AI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纳米AI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来自行业内外的诸多挑战。元宝、豆包、夸克以及DeepSeek、Kimi等产品都在持续发力,百度、知乎等巨头也纷纷布局AI领域。纳米AI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还需要建立起深厚的护城河,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随着AI技术走向应用的深水区,技术难度和管理挑战也越来越大。周鸿祎坦言,在管理多智能体时,会碰到与真人相似的管理协调工作。目前的管理深度仍有待提升,以应对更复杂的通信和协调问题。360公司在加强产品宣传、扩大市场影响的同时,也需要尽快在AI赛道跑通商业模式,以应对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