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藤椒油巨头幺麻子,正站在北交所IPO辅导备案的新起点上。这家企业由赵跃军和龚万芬夫妇创立,其故事始于1992年四川洪雅县街头的一个小摊。当时,这对夫妇凭借龚万芬亲手调制的藤椒油,让钵钵鸡和凉拌雅笋成为食客们的必尝之选。而藤椒油独特的麻香,也吸引了众多顾客专程购买,这成为了他们转行做藤椒油生意的契机。
创业初期,赵跃军和龚万芬面临了资金、渠道和技术的重重困难。他们不惜卖掉房子筹集启动资金,亲自背着藤椒油和自制食谱,一家家餐馆敲门推销。晚上,他们则在简陋的作坊里反复调试配方,直到找到最满意的口味。2002年,他们终于盘下了小摊对面的仓库,建起了100多平米的加工坊,迈出了规模化生产的第一步。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幺麻子于2008年正式成立了食品有限公司,其“藤椒梦”也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如今,幺麻子已成为藤椒油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幺麻子”牌藤椒油占据了公司营收的80%以上,市场份额高达27%,客户涵盖了海底捞等头部餐饮品牌和永辉等商超,产品还远销至20余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幺麻子的资本市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20年9月,公司就曾启动过深交所创业板辅导备案,但随后调整了方向,转而冲刺主板上市。然而,在2023年12月,由于关联方信息披露存在瑕疵,叠加保荐机构出现违规行为,幺麻子与中金公司主动撤回了主板上市申请,首次主板上市之路就此终止。
尽管两次冲击资本市场均以失败告终,但幺麻子并未放弃。他们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与教训,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2025年7月30日,公司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辅导协议;8月4日,向北交所提交了IPO辅导备案材料,宣告了新一轮的闯关之旅。
此次转战北交所,幺麻子显然做了更为充分的准备。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亮眼。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孰低)分别达到了8927.84万元和14471.34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分别高达11.27%和15.71%。而在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了39.23%至3.8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增长了25.8%——远超北交所的上市标准。
除了财务数据,幺麻子在技术层面的突破也为其增添了底气。公司累计持有52项专利,其中2025年新获得的“藤椒油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专利,通过技术创新将产品麻度标准差控制在±2%以内,核心指标领先行业30%,使其在“专精特新”赛道上更具竞争力。
尽管如此,市场仍对幺麻子的此次冲刺持谨慎态度。前两次暴露的合规性问题是否已彻底解决?家族控股68.21%的架构能否适应北交所的治理要求?中金的护航能否助其打破“两闯两败”的魔咒?这些问题仍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