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产业在消费升级与创新驱动下,早已超越了季节性美食的范畴,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并孕育出一系列活力四射的品牌。步入2025年,小龙虾市场的最新动态及背后的产业进化逻辑,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今年,小龙虾价格如过山车般起伏,尤为引人注目。上半年,4至5月间,消费者尚能享受几十元便能吃到尽兴的“小龙虾自由”。然而,到了6月下旬,小龙虾价格却开始节节攀升。湖北省虾谷360平台数据显示,6月初,6至8钱(1钱=5克)青虾及炮头青虾的均价分别跌至17元/斤和29元/斤,为历年最低,较年初降幅分别达66.7%和65.1%。但自6月下旬起,小龙虾市场风云突变,价格迅速回升。至7月,这两种规格的小龙虾均价已分别上涨至35元/斤和55元/斤。
小龙虾价格的剧烈波动,对小龙虾门店的营收构成了直接冲击。随着小龙虾菜品成为各类型餐厅的标配,小龙虾产业的未来走向何方?哪些方向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品牌如何在价格波动中稳固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亟待解答。
小龙虾产业的升级,离不开养殖端与餐饮端的共同努力。养殖端的深度转型,为全产业链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加工、预制菜等环节的持续突破。与此同时,餐饮端在“网红单品”效应的推动下,既深耕本地市场,又展现出向全国市场扩展的雄心。
在养殖端,小龙虾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从苗种繁育、养殖、捕捞到加工、销售,各环节日益成熟。目前,小龙虾产业总产值高,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产值比重约为2:1:7。其中,第二产业包括小龙虾加工、饲料加工等,尽管产值占比最低,但竞争尤为激烈。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小龙虾预制菜的热度持续上升,众多供应链企业纷纷入局,小龙虾预制菜从B端市场火到了C端市场。国联水产旗下的小霸龙、安井食品的洪湖诱惑等品牌,通过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口味选择。
在餐饮端,小龙虾已成为众多餐厅的“网红大单品”,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小龙虾相关菜品。如朱光玉火锅馆的三味小龙虾虾滑、海底捞的麻辣小龙虾等。这种趋势使得小龙虾专门店的竞争压力剧增,整体呈现出规模化程度不高、区域为王的特点。据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全国超八成的小龙虾品牌门店数在10家及以下。同时,小龙虾品牌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安徽、湖南、重庆等地均有发展良好的本地品牌,这些品牌在当地拥有较高口碑。
然而,也有部分小龙虾品牌正突破地域限制,向全国市场扩展。以肥肥虾庄为例,该品牌所有门店均为直营,除武汉外,已在合肥、深圳、西安等地开设门店,门店类型多样,涵盖居民社区店、购物中心店等。为了打破季节性限制,肥肥虾庄不仅专注于产品口味的创新,还通过加入烧烤、地方菜等产品,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同时,肥肥虾庄坚持高标准采购“大虾”“好虾”,确保肉质鲜嫩、健康美味。
在场景和渠道创新方面,小龙虾品牌也在积极探索。肥肥虾庄通过品牌升级,打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店,如与黄鹤楼的联名店,已成为武汉的新地标。在渠道建设上,小龙虾品牌正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战场”,通过入驻即时配送平台、电商平台等,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外卖服务。自助模式也在小龙虾赛道悄然兴起,顾客可自由挑选鲜活小龙虾,根据个人口味烹饪,提升了用餐体验。然而,这种模式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