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博主数码闲聊站带来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国产智能手机制造商正在实验室中预研屏下前摄和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据悉,这两项创新技术一旦测试成功,有望被应用到现有的旗舰机型上,尽管据推测,它们的量产时间最早可能与苹果的新品发布同步,明年尚无法实现大规模上市。
早在今年7月,国产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就已迈入了实验室测试的关键阶段。业界有猜测认为,小米MIX系列可能会成为这一前沿技术的首批搭载者。供应链内部的消息进一步透露,屏下3D人脸识别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相关组件的屏下化处理。预计到2026年,部分组件将实现屏下化,双挖孔的尺寸也将显著缩小;而到了2027年,或许能够实现单孔甚至全屏下的3D人脸识别。
与此同时,苹果与华为两大品牌依然坚守3D人脸解锁方案。自2017年iPhone X首次引入Face ID技术以来,苹果一直沿用这一技术;而华为则是在Mate 20 Pro上首次采用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并支持屏幕指纹解锁。有消息称苹果计划在2027年推出配备屏下摄像头的机型,这一消息也促使安卓阵营加快了相关技术的预研步伐。如果一切顺利,安卓阵营有望在同年年底迭代新平台时推出类似设计的机型。
供应链的信息还揭示了苹果未来三年在ID设计上的重大变革计划。据透露,2025年的iPhone 17系列将在背面设计上迎来大变,采用横向大矩阵镜头布局;2026年的iPhone 18系列则将在正面设计上做出重大调整,引入挖孔屏设计,并实现屏下Face ID;而到了2027年,iPhone 19系列将实现全面的设计革新,采用全面屏设计,同时集成屏下Face ID和前置摄像头。
这一系列的技术革新预示着智能手机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竞争高潮,消费者们对于未来智能手机形态和功能的期待也将进一步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