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近期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其营业收入达到5438亿元。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对于携号转网的现状发表了看法,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他指出,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大量大流量数据卡和低价数据卡在网络平台上泛滥,携号转网这一原本旨在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选择权的政策,如今却成为了不正当竞争的工具。
携号转网服务自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允许用户在不改变手机号码的前提下,自由转换至其他电信运营商,并享受新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和资费标准。该政策的初衷是增加用户选择,促使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费用、提高透明度,从而提升整个市场的竞争力。
杨杰还提到,传统通信需求已达到饱和状态,话音和短信业务持续下滑,流量增长趋于平稳,而新型信息服务仍处于培育和发展阶段。结合他对携号转网演变为恶性竞争手段的观察,这反映了当前通信行业在存量市场中的激烈竞争态势。根据2024年通信消费者协会的调查,72.3%的携号转网用户将降低通信费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运营商纷纷采取低价策略应对携号转网的竞争。
虽然用户看似从中受益,运营商也获得了新用户,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问题。一些地区的运营商为了留住用户,采取了极端措施,如降低套餐费用、捆绑合约、限制服务功能等,导致用户体验大打折扣。有用户反映,转网后遇到信号弱、网络加载慢等问题。更有运营商通过代客投诉、虚假宣传等违规手段诱导用户转网,如以低价数据卡、大流量卡、免费赠送流量等促销方式吸引用户,但实际服务体验与宣传严重不符。
用户欢迎良性竞争,但竞争不应仅依赖于低价策略,更不能以牺牲用户权益为代价。近年来,用户反映最多的问题不是恶性竞争本身,而是携号转网过程中遭遇的重重阻碍。有的用户为了转网,甚至需要凌晨排队,多次尝试仍未成功。除了人为设置的障碍,用户还抱怨转网时容易陷入套餐陷阱,资费上调容易下调难。
携号转网作为一项利民政策,对推动市场充分竞争具有积极作用,尽管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如果运营商能够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赢得用户的认可,就无需过分担心竞争。运营商与其抱怨对手的“竞争手段”,不如更多地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用套路强行留住用户,不如通过优质的服务和产品让用户自愿留下。
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瓜分现有的蛋糕已属不易,要想做大蛋糕更是难上加难。运营商需要尽快从过去主要依靠价格竞争转向依靠产品力和服务质量来赢得用户的青睐和信任。希望运营商能够持续改进服务,将精力集中在消费者当前最关注和迫切的诉求上,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点,真正实现“清单式”公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通信服务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