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煌上煌公布收购计划后的首个交易日,其股价遭遇了跌停板。
近日,煌上煌(股票代码:002695)对外披露了一项重大收购事项,公司与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立兴食品”)的多位股东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内容,煌上煌将收购这些股东合计持有的立兴食品51%的股权,交易总额接近4.95亿元。交易一旦完成,立兴食品将成为煌上煌旗下的控股子公司。
煌上煌对此次收购寄予厚望,指出这是为了适应国内消费市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近年来,“健康+便捷+情绪价值”的消费理念逐渐兴起,成为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为了拓宽新兴消费场景、丰富产品线,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煌上煌希望通过此次收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速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资料显示,立兴食品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为0.71亿元,是国内冻干食品行业的佼佼者。公司拥有37条冻干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包括近6000吨各种冻干产品和近10000吨植物萃取粉及浓缩液,产品远销多个国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溢价较高。截至6月底,立兴食品的归母净资产为2.77亿元,但评估机构给出的评估价值高达9.78亿元,增值率超过250%。经过协商,双方最终确定立兴食品100%股份的估值为9.7亿元。
从业绩层面看,立兴食品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2.51亿元的营收,营业利润为0.5亿元,净利润为0.4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亿元。
为确保收购的质量,立兴食品的几位主要股东承诺,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立兴食品的经审计扣非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7500万元、8900万元和1亿元,三年累计净利润达到2.64亿元。若未能达到这一业绩承诺,股东们将进行相应的业绩补偿。
事实上,这是煌上煌近一年来的第二次跨界尝试。去年,公司曾计划收购一家广东的休闲食品企业,但遗憾的是,该交易最终未能成型。
煌上煌频繁的收购动作背后,是其持续承压的业绩。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而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26.9%,达到7692万元。然而,这已经是煌上煌连续四年中期营收出现下滑。
回顾过去,煌上煌的营收规模在2021年中期尚超过14亿元,但五年间累计降幅已达到30%。
与此同时,煌上煌的门店规模也在大幅缩减。截至6月30日,煌上煌肉制品加工业拥有的专卖店数量为2898家,与2024年末的3660家相比,净减少了762家,闭店率超过20%。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煌上煌目前正面临严峻挑战。当业绩遭遇天花板时,公司确实需要通过多品牌运营、多品类布局、多场景开拓、多渠道拓展以及吸引更多消费人群等方式,来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业绩、利润与股价的同步增长。然而,朱丹蓬也表示,此次收购的立兴食品体量有限,未来对煌上煌业绩的支撑作用可能较为有限,难以称之为“强强联合”。
在披露并购事项的次日,煌上煌的股票开盘后迅速跌停,最终收盘价为14.35元/股,公司总市值跌至80.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