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NVIDIA Omniverse和仿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以及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银河通用创始人兼CTO王鹤,共同出席了一场小型媒体会。会上,他们深入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用的难点、关键挑战、技术瓶颈以及未来趋势。
NVIDIA作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基础设施供应商,其芯片和平台已在机器人企业中广泛应用。目前,NVIDIA正与阿里云、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在人形机器人和AI解决方案方面的发展。
宇树科技作为国内知名的机器人独角兽企业,近期启动了IPO,并为其新型人形机器人R1部署了NVIDIA全栈机器人技术。R1售价3.99万元,预计年底前实现量产。宇树科技还自研了灵巧手,希望在未来一两年内实现自然交互。
银河通用作为具身大模型通用机器人独角兽,成立两年来已完成超过20亿元融资。其G1 Premium是首批搭载NVIDIA Jetson Thor的人形机器人之一,采用轮式底盘,下一代人形机器人项目将采用纯双足设计。
在媒体会上,各位嘉宾就人形机器人商用难点、关键技术瓶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王兴兴表示,成本和硬件并非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问题,具身智能模型的泛用性和实用性才是当前最大的挑战。王鹤则指出,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能力有限,限制了其规模化部署。然而,一旦在有限技能范围内实现通用水平,人形机器人市场将具有千亿级规模。
针对人形机器人在工厂车间的应用,王鹤提到,搬运和分拣是当前主要的应用场景。然而,分拣速度仍是机器人需要克服的难点。熟练工人的分拣速度极快,而机器人在模型和硬件层面尚难以达到这种效率。
对于物理AI领域的能耗、热管理和体积限制挑战,Rev Lebaredian表示,NVIDIA致力于通过全栈优化提升每瓦性能和每美元性能。这包括芯片、算法、软件以及应用层面的整体优化,以实现显著的性能飞跃。
关于人形和双足设计的必要性,王鹤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形机器人必须能够融入人类生活。王兴兴也表示,人形机器人是通用机器人的重要载体,其结构相对简洁,未来有望像电脑一样普及。
在谈到中国在物理AI和机器人领域的优势时,Rev Lebaredian指出,中国拥有顶尖的AI人才、电子与计算技术能力以及庞大的制造业基础,为物理AI和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对于未来机器人普及的场景,王兴兴认为,家用机器人普及的最大难题并非技术,而是伦理和安全要求极高。他预计,随着更强大、更通用的AI大模型的出现,机器人将在更多通用场景中表现更好。
关于机器人数量对生育率的影响,Rev Lebaredian认为,人们是否选择生育与机器人数量无直接关联。然而,打造机器人以提升生产力,对于维持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在机器人算力、模型和数据挑战方面,王鹤提到,多模态大模型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数据不足是核心问题。仿真技术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Rev Lebaredian强调,仿真是构建安全机器人系统的唯一方式。他介绍了NVIDIA在提升仿真速度、精度以及构建代表现实世界数据方面的努力。
NVIDIA为机器人打造了三台计算机:机器人本体计算机、AI工厂计算机和仿真计算机。其中,Jetson Thor是专为物理世界中的智能推理Agent打造的超级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能效比。
宇树科技展示了多款机器人产品,包括足式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和轮式机器人等。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重视机器人上肢和手部的研发,希望在未来实现自然交互。
银河通用则展示了其在无人药房、无人零售等领域的应用。王鹤提到,银河通用的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高效导航,得益于其长期研发的大规模具身大模型VLA。
最后,各位嘉宾一致认为,机器人是连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桥梁。通过全球协作,推动机器人与AI技术的发展,将让计算的力量进入更广阔的市场,为人类文明迈向新高度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