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WRC)的盛会上,机器人技术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尽管人形机器人以其独特的形态吸引了大量眼球,但在工业生产的实际应用中,工业机器人依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大会现场,ABB、安川首钢、库卡等机器人领域的巨头纷纷展示了其最新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这些“钢铁巨人”不仅在体积上令人震撼,更在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力。例如,ABB展示的AI应用解决方案,通过AI算法和快速动作建模,使机器人能够模仿操作人员的动作,大大简化了传统编程过程,特别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场景。
库卡则推出了其战略级新品“iico易可”协作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了新一代库卡AI视觉系统,能够精准定位并抓取随意摆放的物品,实现高效的无序分拣。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更为中小企业降低了自动化应用的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工业机器人是工业生产的“顶梁柱”,但人形机器人也在积极探索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在2025WRC期间,优必选、越疆科技、魔法原子等人形机器人厂商展示了其产品在工业场景中的技能。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在车间内井然有序地执行物料搬运等任务,而越疆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则展示了毫米级的多场景操作能力。这些展示让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潜力初露锋芒。
然而,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各自擅长、互补共生的关系。安川首钢技术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胡婷表示,人形机器人更适合执行类人的精细操作,如将物品逐个捡起并放置到指定位置,而工业机器人则更适合高速、重载的任务,如汽车制造中的点焊、弧焊等。她认为,两者的发展方向不同,各自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优必选研究院副院长兼人形机器人科学家郑宇也持相同观点。他指出,人形机器人的价值并非取代工业机器人,而是填补其应用空白。在工业环境中,人形机器人能够灵活适应现有工厂布局,通过狭窄通道将物料精准放置到空间受限的位置,这是工业机器人难以匹敌的。
越疆科技首席科学家郎需林则进一步强调了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之间的进化关系。他认为,从工业机器人走向人形机器人不是换赛道,而是向更高阶复杂系统的进化。人形机器人需要解决感知、认知、泛化等更高维度的问题,这要求算法架构、感知模型和运动规划上的全面升级。
在2025WRC的舞台上,工业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共同展示了机器人技术的无限可能。它们各自发挥所长,在工业生产的广阔天地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