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界的基金代销大战愈演愈烈,费率折扣频频刷新下限。深圳农商行近期宣布,针对部分开放式基金(前端模式)推出前所未有的0.1折费率优惠,活动时间覆盖8月5日至9月30日。投资者若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购指定基金,即可享受这一超低折扣,优惠同样适用于定期定额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农商行并非孤例。早前,常熟银行也推出了类似活动,对手机银行渠道的超过120只基金申购(含定投)实行0.1折优惠,且活动有效期一直延续至年底。这一波优惠浪潮,相较于当前多数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普遍提供的1折费率折扣,中小银行的优惠力度显然更为慷慨。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银行在渠道、销售以及全方位服务方面难以与大型银行抗衡,因此,通过降低费率成为其维持业务规模稳定的一种策略。然而,随着费率的不断下调,银行业整体面临着中间业务收入(中收)下滑的巨大压力。一位大型银行网点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坦言,尽管行内有提供1折优惠的基金代销产品,并在手机银行上向客户推送,但这些产品并非客户经理营销的重点,因为银行仍然高度依赖中收,其中代销手续费占据相当比例。
近年来,基金代销市场的“马太效应”愈发显著,一些中小银行因客群基础薄弱、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遭到基金公司的“解绑”。与此同时,券商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的崛起,也给传统银行代销业务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蚂蚁基金在权益基金、非货币市场基金以及股票型指数基金的保有规模上均位列第一,远超银行系巅峰值。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面对代销之争,更应注重特色化发展。一位分析师建议,中小银行应针对特定场景或区域市场,提供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差异化产品,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全面性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人。简而言之,只有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