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元戎启行周光:技术前沿的领航者,量产交付的挑战者

时间:2025-08-13 22:06:0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元戎启行以其技术自信独树一帜。这家公司的CEO周光,一个拥有物理学巨匠麦克斯韦般“理工范”的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对技术的执着,在智能驾驶供应商圈内留下了深刻印象。

周光,英文名Maxwell Zhou,他的个人经历如同他的技术信仰一样充满传奇色彩。从小成绩优异,从清华到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再到百度美国研究院自动驾驶事业部,他的每一步都似乎在为创业铺路。然而,他的第一次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Roadstar的风波让他几乎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职务。但周光没有停下脚步,几乎同时,元戎启行低调成立,他再次以CEO的身份站上了舞台。

元戎启行在周光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技术前沿。从专注L4自动驾驶场景,到因商业模式转向L2供应商,周光始终坚信技术的力量。他直言L4自动驾驶的种种局限,将技术执念深深植入元戎启行的战略之中。在高精地图方案盛行的市场环境中,元戎启行率先启动无图技术方案;在行业以高成本自动驾驶方案为主时,元戎启行发布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使用低成本的固态激光雷达取代机械式激光雷达,引领技术潮流。

然而,技术的领先并未让元戎启行在市场中如鱼得水。随着更多车企开始关注自研智能驾驶方案,智驾供应商的机会窗口正在逐渐缩小。吉利集团对旗下智能驾驶团队的大整合,以及市场上关于元戎启行与吉利控股smart品牌合作受挫的传闻,都让这家技术领先的公司陷入了尴尬境地。smart品牌销量的下滑,以及消费者对元戎启行技术方案的缺乏了解,都让元戎启行的市场推广面临挑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元戎启行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官方数据显示,自去年启动商业化量产以来,元戎启行已完成十万台的量产目标。然而,市场对此的解读却并不一致。有观点认为,对于主机厂来说,供应商至少需要达到几十万台的量产规模,才算真正通过安全验证。元戎启行在量产规模上的突破仍需时日。

在周光看来,智驾供应商的一时成败并不关键,重要的是技术定位是否站在行业制高点上。他坚信,在这个赛道里想要长久做下去,技术正确是第一位,其次是市场占有率。然而,随着车企自研智驾方案的加速推进,元戎启行等供应商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在技术领先与市场推广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元戎启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突破市场困境,元戎启行开始聚焦新技术场景。VLA架构成为元戎启行当前的主讲故事。这一融合了视觉感知、语言指令、驾驶动作三方面能力的模型,被周光寄予厚望。他表示,元戎启行已完成VLA模型的道路测试,并将基于该模型打造全系列的智能驾驶系统产品。然而,VLA技术的市场推广同样面临挑战,如何突破数据积累瓶颈,做好仿真测试,成为元戎启行需要克服的难题。

在智能驾驶这场品牌力、技术力与工程力的综合博弈中,元戎启行不仅要把技术做到行业前沿,更要学会把它讲成一个能落地、能打动市场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热门内容
一汽大众揽境:大空间智能SUV,26.99万起,全家出行新选择
2024年中大型SUV销量同比增长17%,但真正能兼顾全家出行的车型却寥寥无几。有人可能就要问了:三排座椅真的实用吗?你有没有考虑过换一辆更适合家庭出行的SUV?有人觉得价格偏高,但空间、配置、油耗都表现均衡…

2025-08-13

小米汽车黑黄车标专利获批,销量激增面临产能考验
小米汽车通过独特的车标设计,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也增强了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小米汽车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在电动车和智能…

2025-08-13

小米YU7标准版续航破纪录,雷军趣提更名,智能SUV市场掀起热潮
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媒体上为YU7标准版发声,称其续航能力高达835公里,这一数据超越了同系列的Pro版和Max版,彻底颠覆了消费者对电动车续航能力的传统认知。小米YU7凭借其出色的续航、强劲的动力以及智…

2025-08-13

小米汽车车标专利获授权,智能出行领域再添新动力
近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外观设计领域迎来了重要进展,其申请的汽车标识(车标)专利正式获得授权。小米的这一车标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是其品牌文化的体现,传递着智能科技与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小米的品牌建设不仅仅体现…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