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7月燃油车销量揭晓:轩逸、博越L领衔,合资品牌面临新能源挑战

时间:2025-08-18 08:27:1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乘联会公布了一组令人瞩目的汽车销售数据,揭示了2025年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零售概况。数据显示,当月全国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82.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3%,尽管环比有所下降,幅度为12.4%。

自主品牌在这一月份表现尤为亮眼,零售销量达到了121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4%,市场份额攀升至65.9%,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主流合资品牌的零售销量为45万辆,同比增长仅1%,市场份额为14.5%。其中,德系品牌、日系品牌和美系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4.5%、12.9%和4.7%,而韩系和其他西欧品牌的市场份额则有所上升。

豪华车市场在7月表现不佳,零售销量为17万辆,同比下降了20%,市场份额为9.3%。这一数据表明,传统豪华车市场面临的压力甚至大于合资品牌市场。

具体来看,根据易车公布的销量数据,5月份有27款燃油车型销量过万,包括17款合资燃油车和10款国产燃油车。在这些车型中,轩逸、朗逸和博越L的销量尤为突出,均超过了2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博越L是唯一一款销量超过2万辆的国产燃油车,其余两款则分别来自日系和德系。

尽管轩逸的技术和配置已略显落后,但它仍然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为最畅销的燃油车之一。轩逸精准地锁定了家庭用户的需求,在空间、舒适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表现出色。虽然被称为“马路三大妈”,但其1.6L自然吸气发动机确实省油。同时,轩逸采用了新老两代同售的策略,老款车型通过降价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日前,新款日产轩逸上市,起售价为11.39万元,新款车型在设计上延续了现款车型,主要对配置进行了升级。

大众朗逸在7月的销量为23,081辆,由朗逸和朗逸新锐两款车型组成,是大众品牌在中国销量最好的车型。据悉,2025年朗逸家族将新增朗逸Pro车型,并将进行换代。换代后的朗逸NF将与现款朗逸、朗逸新锐、朗逸Pro共同组成朗逸家族,进一步稳固大众在燃油车低端市场的地位。

除此之外,大众帕萨特在7月的销量为16,579辆。帕萨特于2024年换代,推出了帕萨特PRO车型,限时一口价为18.99-22.39万元,与现款帕萨特同堂销售。大众速腾作为A+级车型,7月销量为17,524辆,排名第6。上汽大众将于年内推出速腾L车型,速腾L的设计风格与海外改款车型相当接近,采用全新样式,动力有望搭载1.5T Evo2发动机。

吉利博越L是唯一进入销量前三的国产燃油车,也是唯一销量超过2万辆的国产燃油车。新款博越L于5月13日上市,共推出5款配置,售价区间为9.99-12.69万元,上市限时价为9.29-11.99万元。作为改款车型,博越L在外观和内饰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并配备了全域AI技术体系和Flyme Auto 1.8最新版车机系统。吉利旗下的星越L和星瑞也表现不俗,销量分别为17,362辆和10,614辆。

除了吉利,其他国产品牌也表现出色。奇瑞瑞虎8的销量为14,816辆,长安CS75PLUS和长安逸动的销量分别为14,114辆和14,109辆。销量榜单上还被日系燃油车占据了一部分,包括RAV4荣放、凯美瑞、卡罗拉锐放等车型,其中RAV4荣放和凯美瑞的销量分别达到了18,473辆和17,719辆。

值得注意的是,本田旗下无一款车型销量过万,整体表现不佳。在合资市场中,大众和丰田仍然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得益于其深厚的品牌积淀、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产品线以及精准的市场策略。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在这种趋势下,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对车辆的智能化、个性化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合资品牌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加强本土化研发,以打造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