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金中期报告的陆续公布,曾经风光无限的“顶流”基金经理们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幸运的是,在近期市场回暖的帮助下,这些过去几年承受巨大舆论压力的基金经理们终于在2024年迎来了业绩的转机。
然而,尽管短期业绩有所回暖,但刘格菘长期业绩的疲态仍然难以掩盖。以广发多元新兴股票为例,尽管近一年收益亮眼,但该基金近三年的涨幅却为-15.77%,不仅未能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的1.42%收益,其代表作广发科技先锋混合的表现也同样不尽如人意。近一年收益率为31.5%,但仍低于沪深300指数的26.71%。更令人担忧的是,该基金近两年和近三年的收益分别仅为9.33%和-35.64%,远落后于大盘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一年业绩有所反弹,但刘格菘的投资策略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他依然重仓新能源车和光伏两大板块。近期的业绩反弹主要得益于市场的整体回暖,但这种高度依赖市场行情的操作风格显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市场风向转变,反弹可能会迅速结束。
从管理规模来看,通常业绩向好的基金经理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但刘格菘却是个例外。例如,广发科技先锋混合的基金规模今年以来从94.45亿元下降至85.96亿元。显然,投资者对于刘格菘“等反弹”的操作风格已经失去耐心。目前,刘格菘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为312.95亿元,较巅峰时期的超1000亿元已大幅缩水约700亿元。
刘格菘曾是掌管千亿资产的基金经理,2019年因重仓新能源而一战成名。然而,随着2022年新能源板块见顶回落,他的光环逐渐褪去。由于其“赌徒”式的投资风格,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时,他因过度自信、追求短期收益或不愿承认错误,而持续加大赌注,最终导致几乎满仓新能源被套,只能无奈选择“躺平等反弹”。
从刘格菘的持仓变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赌徒”式的投资风格。广发科技先锋混合的持仓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车和光伏两个板块,持仓集中度极高。然而,进入2023年后,新能源板块表现不佳,光伏板块更是惨淡。尽管面临如此困境,刘格菘并未及时调整持仓,依然重仓新能源,导致基金业绩持续下滑。
由于亏损严重,再加上股票占比极高,刘格菘陷入了满仓被套的困境之中。从持仓变化来看,他的持仓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依然集中在新能源车和光伏两大板块。这种“赌气式”的投资风格使得广发科技先锋混合的业绩十分惨淡,投资者损失惨重。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回暖,刘格菘管理的基金终于有所表现。然而,这种高度依赖市场行情的收益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市场风格变化的背景下,反弹的延续性很难得到保证。例如,广发科技先锋混合今年以来收益为7.52%,但仍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7.74%收益。
实际上,刘格菘也意识到了之前的亏损,并在近一年来开始调整持仓。例如,广发科技先锋混合在二季度首次将分众传媒纳入前十大持仓,取代了长期持有的晶澳科技。然而,由于之前亏损太深,调仓并不明显。相比之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的持仓变化则更为明显。该基金首次将泡泡玛特、香港交易所和小米集团纳入前十大重仓股行列,与之前几乎全仓新能源的配置思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这样的调仓也引发了争议。因为无论是泡泡玛特、香港交易所还是小米集团,今年上半年股价都已经大幅上涨。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期很有可能成为“高位接盘者”。实际上,这种情况在该基金上已经多次上演。自成立以来,该基金多次在个股大幅上涨后建仓,或在个股大幅回调时逆势加仓。
尽管刘格菘频繁出现“高位接盘”的情况,但也可以理解他的苦衷。在巨大的亏损面前,只有通过追涨“热门股”才有可能快速弥补亏损。然而,这种带有“赌博式”的投资风格终究难以持久。这或许也是刘格菘能在2019年爆火,但此后业绩持续不振的主要原因。
经过这些年的持续亏损后,刘格菘的投资风格已经有所变化。例如,他开始在一些基金中配置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等保险股,显示出他对于稳健性的追求。然而,投资者显然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他的转变。目前,他的管理规模已经大幅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