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喧嚣中,大象机器人展台前聚集了一群充满好奇的小朋友,他们正围绕着一只黑白相间的机器奶牛猫,兴奋地抚摸着,惊叹于其柔软的触感与逼真的咕噜声。这只仿生陪伴机器宠物,来自大象机器人旗下的米塔星球系列,该系列还包括猫、狗、熊猫三大萌宠。
“它真的好软,还会叫呢!”一个小女孩兴奋地喊道。米塔系列机器宠物凭借其细腻的仿生皮毛和生动的行为逻辑,迅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
大象机器人CMO陈昊天介绍道,米塔系列机器宠物自2022年量产以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广受欢迎。许多老年人渴望宠物的陪伴,却无力照料活体宠物,米塔系列因此成为了他们的理想选择。目前,米塔系列机器宠物已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的家庭。
相较于普通玩偶,米塔系列机器宠物在材质与算法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它们不仅拥有更加柔软细腻的仿生皮毛,还通过深度学习真实动物的习性,呈现出了一套生动形象的行为逻辑和情感表达。以米塔狗为例,它们能够灵活互动,当用户抚摸其头部、前胸、后背等部位时,会摇头摆尾并发出各种声音反馈。米塔狗还支持20多条交互式语音指令,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触发它们丰富的眼部动画及动作。
而2025升级款的米塔猫更是搭载了人脸识别动态追踪功能,能够主动捕捉并实时追踪主人的位置,为用户带来更加贴心的陪伴体验。
随着AI陪伴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米塔系列机器宠物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2.03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激增至23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6.0%。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银发族等用户心理健康需求的激增,推动了情感机器人从功能性产品向情感交互载体的转型。
陈昊天认为,陪伴机器人的关键在于需求匹配而非技术堆砌。目标人群需要的是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产品,而非追求花哨的功能。因此,大象机器人在研发过程中始终注重用户画像的精准捕捉,力求通过技术商业化击中用户的痛点。
大象机器人在机械臂领域的创新积累也为米塔系列机器宠物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16年成立以来,大象机器人便深耕机械臂赛道,推出了多款多轴协作机械臂产品。此次参展的myCobot系列机械臂便是其面向教育科研、创客开发以及商用预研场景推出的力作。
myCobot系列机械臂采用“ALL IN ONE”一体式设计,高度开源且搭载拖动示教、图形化编程等模式,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同时,其产品线工作半径从280毫米延伸至630毫米,包含4自由度、6自由度、7自由度配置,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
除了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外,大象机器人还计划在工业领域进一步布局。陈昊天透露,作为工业协作臂出身的他们,将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以及市场化需求,逐步调整产品发展方向,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更多优质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和物流自动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机械臂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金企信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机械手臂市场规模已达8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3%。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通过供应链本土化、模块化设计等策略,推动机械臂均价下探,实现了弯道超车。
陈昊天表示,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规模优势带来成本优势,这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竞争的护城河。更重要的是,中国厂商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与场景的结合,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整体来看,机械臂行业正经历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