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荣耀冲击IPO:AI变革期下的生存与崛起之战

时间:2025-08-20 21:21:34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荣耀,这个曾作为华为旗下子品牌闪耀市场的名字,在历经1360多天的独立发展后,正式踏上了冲击IPO的征程。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耀”)已在深圳证监局备案,着手进行上市辅导,辅导机构选定为中信证券。

一旦上市成功,荣耀将填补A股市场国内头部智能手机厂商的空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然而,此时的智能手机行业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AI浪潮汹涌而至,消费电子业态面临前所未有的重构。苹果公司在智能汽车、AGI等领域的失策,导致其市值被英伟达超越,这一变化正是整个行业变革的缩影。

回望荣耀的独立之路,始于2020年华为遭受美国多轮制裁的艰难时刻。为应对制裁,华为不得不将荣耀剥离,以2600亿元的估值转手给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家新公司由深圳智慧城市发展集团和多家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成立,荣耀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

作为华为曾经的子品牌,荣耀主打性价比,迅速在千元机市场站稳脚跟。独立后,荣耀的高管团队保持稳定,原华为手机业务的多位干将加入,继承了华为的思想理念和经营风格。然而,面对没有产品、工厂和完善公司体系的困境,荣耀的重生之路并不平坦。

在独立后的66天内,荣耀迅速修复了与高通的关系,采用7系芯片保证供应,并启动了紧张的研发工作。同时,荣耀在深圳坪山投资十多亿元建设智能生产线,推进Magic旗舰机、数字系列的量产。凭借这些努力,荣耀完成了品牌重塑和战略重置,从一个匆忙独立的品牌重回主流阵营。

然而,荣耀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华为的回归,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再次洗牌。华为Mate 60系列搭载自研麒麟9000S芯片,鸿蒙终端设备数量突破1000万,成为继“安卓+高通芯片”、苹果“A系列芯片+IOS生态”之后的第三大市场力量。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全面复苏,让荣耀从“华为替代”变成了真正的“华为对手”。

面对华为的强大回归,荣耀的市场份额开始萎缩。据IDC数据,荣耀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16.8%下滑至去年四季度的13.7%,到今年一季度更是跌出了前五名的序列。这一系列变化证明,只靠模仿和跟随无法让荣耀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企业。

在此关键时刻,荣耀迎来了新任CEO李健。他上任后迅速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将重心放在“站稳根基”,并启动了“阿尔法战略”,宣布荣耀将从智能手机厂商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未来五年,荣耀将投入100亿美元,相当于其一年营收的近八成,用于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荣耀的野心不仅限于工具和应用层面,而是提出了技术、产业和生态三线并进的发展策略。为此,荣耀新组建了AIOS、AI硬件、AI平台等部门,目前AI和软件部门的员工已达2600人。同时,荣耀还宣布将入局机器人赛道,展示了其在AI领域的雄心壮志。

然而,荣耀上市的时间节点正值产业变革期,存量市场红海厮杀与AI蓝海相互交融。荣耀需要讲述一个动人的AI故事来提振估值,以吸引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自2020年脱离华为以来,上市一直是荣耀必须面对的终极拷问。经过多轮融资和战略调整,荣耀的股东数量已多达23家,其中深圳国资股份比例最大。

尽管荣耀的估值在Pre-IPO轮融资中被投资者定为2000亿元,相比离开华为时的估值缩水了23%,但在当前的AI竞赛中,荣耀仍面临诸多挑战。小米有自研手机芯片和“汽车联动手机”的想象空间;吉利收编魅族,构建“天地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华为则凭借强大的ICT技术和大模型赋能,实现智能汽车和手机终端的深度融合。相比之下,荣耀的核心零部件仍受制于人,软硬件体系都需重新构建。

尽管如此,荣耀已经是一家大股东、经销商、供应商、投资机构紧密绑定的利益共同体。上市是多方利益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然而,随着高管变动、销量下滑、AI故事尚未兑现等问题的出现,荣耀要重振雄风,难度并不亚于当年的二次创业。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