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电商平台海拍客近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意图通过资本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这家深耕低线市场的企业,在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的B2B2C模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市场占有率达到10.1%,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海拍客的创始团队拥有浓厚的阿里背景,其创始人及核心成员均曾在阿里巴巴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电商运营经验。这一背景也为海拍客带来了资本的青睐,小米创始人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在其天使轮、A轮及B轮融资中均有参与,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也相继入局,助力海拍客累计融资近2亿美元。
然而,尽管拥有行业领先地位和充裕的资金支持,海拍客的财务状况却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公司近年来持续亏损,仅在2022年实现微利,随后两年累计亏损超过1.3亿元。更为严峻的是,其资产负债率高达350%,净负债规模激增至20.01亿元,资金链紧张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海拍客的业务模式主要围绕B2B2C展开,通过整合商家资源,为母婴门店提供交易支持与服务。然而,随着大型电商平台加速下沉市场布局,以及区域性母婴连锁品牌的崛起,海拍客的市场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海拍客试图通过IPO来缓解负债压力,改善资金链状况。
海拍客的困境并非偶然。从其业务结构来看,自营业务的毛利率持续低位运行,严重拖累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与数字平台业务高达90%以上的毛利率相比,自营批发业务的毛利率不足20%,自有品牌业务也仅为36.5%。海拍客在早期融资中签订的大量对赌协议,也使其在面对业绩压力时不得不斥巨资进行股份回购,进一步加剧了财务负担。
在母婴电商领域,海拍客曾一度凭借对低线市场的精准定位而脱颖而出。然而,随着全品类电商平台对母婴市场的渗透不断加深,海拍客等垂直电商平台的生存空间日益收窄。京东、天猫、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通过流量优势和价格补贴等手段,强势切入母婴市场,对海拍客等垂直平台构成了巨大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海拍客在业务发展中还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其平台上存在大量无证经营的门店,产品真伪存疑。有消费者反映,在海拍客采购的母婴用品被验证为假货,而平台客服在处理此类投诉时态度消极,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海拍客的口碑,也对其长期发展构成了严重阻碍。
面对财务压力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海拍客急需通过IPO来筹集资金,以缓解当前的困境。然而,在电商融资环境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海拍客能否成功上市并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仍充满变数。即使成功上市,海拍客也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业务模式上的弊端和问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