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软银重塑AI算力版图:从Arm到OpenAI,打造全球ASI平台新巨头

时间:2025-08-21 21:17:15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编辑:快讯团队

在科技世界的浩瀚星空中,孙正义无疑是一位敢于搅动风云的人物。从个人电脑软件分销起步,到互联网时代的雅虎日本,再到将iPhone引入日本市场,孙正义和他的软银集团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节拍上。如今,软银的净资产价值已逼近31万亿日元,市值约为14万亿日元,成为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然而,孙正义的故事远未结束。在AI与半导体成为科技战场核心的今天,他再次押上了重注,不过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单一企业,而是整条AI算力产业链。软银在过去一年中频繁出手,先是收购了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随后领投了OpenAI高达400亿美元的融资,还斥巨资收购了Arm服务器CPU厂商Ampere,并向Intel投资了20亿美元。软银还推动了Stargate超级数据中心计划,从AI上层应用到底层算力架构,软银的布局全面而深入。

孙正义对AI的执着并非一朝一夕。在软银的年度报告中,他讲述了一个跨越50年的梦想。1975年,年仅17岁的孙正义在旧金山看到了一张微型计算机芯片的照片,那一刻,他被深深震撼,意识到人类正在创造超越自身智慧的东西。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在这一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50年后的今天,孙正义提出了一个新的战略目标:让软银成为全球第一的ASI(人工超级智能)平台提供者。他坚信,人类总有一天会看到超越自身智能的存在,而这个信念一直是软银的基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软银在AI领域的布局可谓全方位。在AI芯片方面,除了收购Graphcore外,软银还重建了对英伟达的持仓,确保了在主流GPU生态上的地位。在CPU领域,通过收购Ampere,软银补齐了Arm在服务器CPU领域的短板,形成了上下游联动。软银还通过入股Intel,获得了在先进制程、先进封装以及美欧产能上的战略锚点。在数据中心方面,Stargate项目的推出,标志着软银正在将AI服务器标准化、流水线化生产,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算力产线化”。

当然,软银的布局远不止于此。在应用层,软银通过领投OpenAI的融资,确保了在大模型平台与应用层的收口。Arm自研芯片也成为了软银棋局中的一个隐性变量。虽然具体芯片类型尚未明确,但Arm已经明确表示将用部分利润投入自研芯片与芯粒,将Compute Subsystems从“设计平台”推向实体化。这一举措无疑将巩固Arm在数据中心版图中的地位。

在AI时代的竞争中,英伟达凭借其GPU+CUDA+网络+软件的闭环平台,成为了无可争议的霸主。而软银则采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策略。它并不执着于单点自研,而是通过资本运作聚合各个环节的“最小可控单元”,在多个生态中同时“入座”。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用资本换控制,用布局换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跨资产集成权”。与微软、谷歌、亚马逊等超大云科技厂商相比,软银更像是一个“系统集成者”,它将“IP—芯片—制造—设备—DC—应用”的社会化生产要素重新组织,最终在OpenAI这类应用层实现收口。

然而,软银的这盘棋能否走通,仍取决于多个因素。制造兑现力、资本组织力以及生态协调力将是软银面临的主要考验。只有成功盘活这些布局,软银才能实现其“全球第一ASI平台提供者”的愿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