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施行:强化安全性能,限速限塑双重保障

时间:2025-08-31 16:22:59来源:环球网资讯编辑:快讯团队

我国即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这一标准的出台,针对当前电动自行车行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

据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高达3.8亿辆,几乎每四个人就拥有一辆。然而,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激增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江西省新余市,曾发生多起未成年孩子为了追求速度,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事件,他们通过拆除限速器、更换电池等方式,大幅提升车速和续航里程,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新国标增加了多项针对性指标。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增加了电池组与控制器之间的识别和匹配功能。一旦电池组与控制器不匹配,电动自行车将无法启动。这一功能有效杜绝了用户非法篡改电池电压的行为,增强了整车的安全性。

新国标还对电动自行车的车速进行了明确规定,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5公里。一旦超速,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这一规定有效限制了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降低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电动自行车火灾也是近年来频发的安全隐患之一。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7048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不仅火势蔓延迅速,而且会产生大量有毒黑烟,严重影响人员逃生和疏散。为此,新国标加强了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性能要求,特别是对非金属材料、导线等部件提出了更高的阻燃标准。

新国标还新增了对电动自行车中塑料部件的质量要求,规定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这一标准的提出,旨在有效降低塑料燃烧带来的火势扩大和有毒烟雾风险,最大限度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智能化方面,新国标也进行了全面升级。要求电动自行车应配备北斗定位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采集车辆的经纬度、速度、定位时间等信息,并对电池电压、温度以及车辆的位置、速度等异常信息进行监测。这一功能能够提醒使用者和企业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活动用车,必须加装北斗模块。

针对当前电动自行车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新国标还增加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条款。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与电动自行车产能相匹配的整车及车架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能力,确保产品在设计、制造和检验各环节都达到标准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9月1日之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才能出厂。目前,已有21家企业的52款车型获得了认证,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和充电器也已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