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见证中国商业航天的突破性时刻——搭载云遥一号27星的谷神星一号(遥15)运载火箭于北京时间晚间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小型科学实验卫星领域迈入全新阶段。此次发射由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与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是双方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第三次深度合作。
这颗重约50公斤的微型卫星集成了多项创新技术,其核心载荷包括GNSS掩星探测装置与长波红外成像系统。前者通过接收全球导航卫星信号折射数据,可精确反演大气层温度、湿度及气压垂直分布,相关数据经处理后将直接服务于气象预报模型优化;后者则具备8-13.5微米波段的高灵敏度探测能力,即使在夜间也能清晰捕捉地表热辐射特征,在农业旱情监测、工业热污染追踪及电力设备故障预警等领域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卫星平台设计方面,研发团队首次将霍尔电推进系统、光纤陀螺惯性测量单元、星载高性能计算模块及康普顿空间望远镜等新型设备集成于同一架构。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验证了多类型航天器组件的兼容性,更为后续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卫星批量化生产提供了技术范本。据项目负责人透露,相关组件已完成地面环境模拟测试,此次在轨验证将重点考察其微重力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
作为天仪研究院新一代卫星平台的首次实战检验,云遥一号27星承担着双重使命:既要通过实际飞行验证新型载荷的技术成熟度,也要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目前已有12家科研机构及商业公司的23台实验设备通过该卫星完成搭载,覆盖导航增强、空间环境监测、新型通信等多个前沿领域。
数据显示,自2016年成立以来,天仪研究院已累计完成21次发射任务,将38颗各类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31颗为纯科研用途卫星,服务对象涵盖中科院、清华大学等67家单位,形成覆盖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地球观测等领域的立体观测网络。此次发射成功后,该机构在轨卫星总数达到22颗,构建起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科研卫星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