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丰田汽车公布最新财报时,全球汽车行业都为之侧目——这家曾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车企利润榜首的日本巨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近三成,达1.91万亿日元。这一数据不仅远低于市场预期,更暴露出其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困境。曾经以卡罗拉、凯美瑞等燃油车型横扫市场的丰田,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一线销售透露,丰田燃油车的市场热度已大幅消退。某4S店销售人员表示,过去每月能售出上百台燃油车,如今单月销量仅剩五台,而混合动力车型占比已接近半数。但即便如此,丰田新能源车型中纯电动的占比仅为1.4%,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年销量突破四百万台,是丰田中国销量的两倍有余。
中国市场成为丰田最棘手的战场。2024年,丰田在华销量同比下滑6.9%,至177万台。尽管推出铂智3X等电动车型,并强调其“10万级最安全”的卖点,但消费者并不买账。一位购车者直言:“同样预算下,比亚迪车型的智能配置和续航表现明显更优。”这种技术代差在车机系统上尤为明显——丰田部分车型的交互流畅度甚至不及智能手机。
丰田将部分希望寄托于氢能源技术,其旗舰车型Mirai截至今年3月全球累计销量仅2.66万辆,上半年更是月均不足200台。一位加氢站运营商透露,其站点每月服务车辆不足一台,设备长期闲置。高昂的建站成本(是传统加油站的数倍)和缺乏政策补贴,使得加氢网络扩展举步维艰。即便在日本本土,加氢站也仅集中于少数大城市。
面对纯电动市场的崛起,丰田的战略调整显得迟缓。尽管首席技术官曾强调“插电混动的实用性”,但市场已用脚投票——纯电动成为主流。几年前丰田还宣称“电动车技术不成熟”,如今却被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甩开差距。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丰田在氢能源领域的过度投入,使其错失了纯电动发展的黄金期。
不过,丰田的财务数据并非全无亮点。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5.9%,达到21.98万亿日元,显示出其燃油车业务的韧性。公司计划投入7450亿日元加速电池和氢能技术研发,并联合日本车企在泰国布局电动车生产。但分析人士认为,在未能稳固中国市场的情况下,海外扩张的风险不容忽视。
在最近的车展上,丰田展出了bZ5纯电轿跑,其外观设计获得好评,但实际性能仍待市场检验。消费者对丰田纯电技术的疑虑,源于其过往在电动领域的保守表现。一位参观者表示:“如果丰田能把做混动的精力分一半给纯电,情况或许会不同。”
这场转型危机,本质上是技术路线选择与市场趋势的错配。氢能源虽被视为终极清洁能源,但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其商业化进程缓慢。而纯电动技术已进入快速迭代期,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正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丰田若想翻盘,或许需要重新评估技术优先级——是继续押注氢能源的未来,还是加速追赶纯电动的现在?这个选择,将决定其能否延续百年车企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