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订购小米SU7后家庭突遭变故,退车被拒定金难回,田女士:实在无力承担

时间:2025-09-09 15:41:0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小米首款纯电轿车SU7上市后,凭借科技感十足的配置与时尚外观迅速成为市场焦点。消费者热情远超预期,订单量激增导致工厂产能告急,部分购车者需等待半年以上才能提车,甚至出现以成功订购为荣的现象。

北京消费者田女士的经历折射出市场热度背后的现实困境。她以30.79万元订购海湾蓝色、20英寸梅花轮毂版本,计划通过五年分期支付车款,并表示"先跑专车,等不想跑了再给孩子开"。然而,这份购车计划因家庭变故陡然生变。

2024年12月8日支付5000元定金后,田女士家庭接连遭遇重创:12月12日母亲意外离世,年底丈夫手术又花费15万元医疗费。双重打击下,家庭积蓄迅速消耗,购车计划被迫搁置。今年2月,她首次向门店提出退定请求,却因合同条款被拒。

小米门店提供的解决方案显示,车辆早在2月即完成生产,按照协议用户需在一周内支付尾款。考虑到田女士的特殊情况,门店破例给予两个月延期,但最终仍因未收到尾款,于4月底依据购车协议取消订单并没收定金。田女士对此表示难以接受:"规矩是死的,但家庭遭遇变故是客观事实。"

法律专家指出,该事件核心在于"定金"与"订金"的性质差异。根据《民法典》,定金具有担保效力,支付方违约时,收取方可不予退还;而订金仅属预付款,不具强制约束力。本案中,田女士签署的购车协议明确标注为"定金",小米方操作符合法律规定。

小米客服在回应媒体时重申:"锁单后定金原则上不予退还,但已将用户特殊情况上报,将尽力协调。"这种处理方式引发社会讨论:部分网友质疑田女士购车动机,认为30万元级电动车用于网约车运营"不够理性";也有观点认为企业应在合规前提下展现人文关怀。

汽车消费领域专家提醒,购车决策需充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建议遵循"全款优先、量力而行"原则,确保重大消费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当前,田女士仍在与小米方面协商,最终能否获得部分补偿尚未可知。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