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工业博物馆拉开帷幕,这场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的科技盛会,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命题,吸引了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领袖齐聚一堂。通过前沿技术展示与深度案例解读,大会呈现了一场虚实交融的科技盛宴,十大创新看点共同勾勒出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图景。
在中国联通的展区,以“元景”大模型与MaaS平台为核心的AI与工业机理深度融合案例备受关注。风电装备运维平台通过CCD光学筛选机,实现了毫米级缺陷检测,不良品识别效率提升80%;格物具身智能系统则指挥机器人完成机房自主巡检,开关机柜误差率趋近于零,为装备制造智能化树立了标杆。
国网辽宁电力则以“数智低空”为主题,展示了电网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无人机集群构建的4000米半径应急响应圈,山火识别准确率达99%;“源网荷储”电碳表实时追踪一度电的碳足迹,为东北工业减排提供数据支撑。其工业用电监测平台更成为区域经济的“晴雨表”,助力老工业基地绿色振兴。
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以300PFlops算力支撑全场景应用,展现了“AI+工业”的裂变效应。为辽河油田搭建的AI系统覆盖5万员工作业流程,鞍钢烧结篦条识别模型将质检耗时从10分钟压缩至30秒,沈阳药科大学的药物研发效率因AI4S智算装置提升3倍。
华为昇腾底座则为工业质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昇腾384算力芯片驱动钢铁大模型实现微米级缺陷识别,Atlas300板卡适配化工生产网,TSN工业交换机将网络时延压至毫秒级,为辽宁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提供“算力+算法+网络”全栈式升级方案。
中国铁塔将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的创新实践同样引人注目。“森林眼”系统依托5G+AI实现火情秒级预警;慢直播平台复用塔身资源,30余个景点实时传输,冬奥会级运维能力延伸至矿山、高铁等场景,重塑了基础设施的价值。
在算力安全领域,中国电信息壤算力平台调度全国异构算力,本地化团队为鞍钢等企业提供数据全链条防护;其模型护栏技术在三方测试中稳居榜首,为工业大模型落地筑起“防火墙”。
新松机器人推出的“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则重新定义了具身智能标准。该机器人以±0.05mm精度完成饮水机接水,多模态导航系统助力其在复杂仓储环境中自主搬运,双臂协同效率较传统机械臂提升50%。
沈鼓集团的“智鼎平台”贯通了产业链条。十万空分机组效率突破90%,云监测平台预知性维护减少停机损失30%;智鼎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600家企业,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整零共同体”协同,推动高端装备集群式升级。
沈阳“数智特区”的建设成果同样显著。特变电工等136家企业通过链式转型实现全流程可视化;东北亚具身智能创新中心集结新松、沈自所等技术力量,推动区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迁。
在半导体制造与防务装备领域,沈自所攻克了高精度无人化生产难题。具身智能控制系统将半导体制造效率拉升90%;数字孪生技术赋能防务装备装配,星海图机器人遥操作演示验证其在核应急等极端场景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