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韦伯望远镜“回溯”130亿年,捕捉星系合并瞬间,探秘宇宙早期演化

时间:2025-09-11 13:55:5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宇宙深处再次传来震撼消息——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成功捕捉到130亿年前两个星系碰撞合并的珍贵画面。这场发生在宇宙诞生初期的"星际碰撞",不仅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早期星系演化的绝佳样本,更揭示了恒星形成与超大质量黑洞活动的复杂关联。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空间天文台,韦伯望远镜自2021年抵达日地系统第二拉格朗日点(L2)以来,始终保持着卓越的观测性能。其6.5米直径的主镜由18块镀金铍质镜片组成,这种特殊设计使望远镜对红外光的探测灵敏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五层网球场大小的遮阳板系统,则确保仪器在零下223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为捕捉宇宙最微弱的光信号创造了条件。

最新观测图像显示,两个远古星系正处于剧烈合并阶段。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气体和尘埃相互缠绕,形成绚丽的螺旋结构。这种剧烈的相互作用触发了大规模恒星爆发,新生的恒星群如同宇宙中的璀璨灯塔,将合并区域照耀得通明。更引人注目的是,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也进入活跃期,疯狂吞噬周围物质的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

科学家通过分析图像数据发现,宇宙早期星系的成长速度远超预期。传统理论认为早期星系发展缓慢,但新发现表明,这些星系在合并过程中能迅速聚集物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恒星。研究团队估算,此次观测到的合并星系在数亿年间形成的恒星总质量,相当于数百万个太阳质量之和。

这项发现还深化了人类对黑洞与星系共生关系的理解。在合并过程中,黑洞周围物质密度激增,导致吸积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黑洞释放的强大能量流改变了星系内气体的分布状态,这种相互作用反过来又影响了恒星形成的区域和速率。这种复杂的反馈机制,解释了为何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总是与宿主星系的球状星团质量存在特定比例。

参与研究的天文学家指出,韦伯望远镜的这次发现相当于打开了"宇宙时间胶囊"。通过观测如此遥远的星系合并事件,科学家得以直接见证宇宙大爆炸后仅数亿年时的景象。这些数据不仅修正了现有星系演化模型,更为理解宇宙结构形成提供了关键证据。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分析更多观测数据,以期揭示早期星系合并的详细过程及其对宇宙演化的长远影响。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