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一款名为“学霸01”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焦点。这款由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不仅以全国首位“博士生”身份被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录取,更将在未来四年内系统学习表演、舞蹈及戏剧理论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与作品创作。公司创始人李清都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这一突破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向高阶认知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行者二号”的升级版本,“学霸01”的诞生源于企业对技术边界的持续探索。今年4月,其前代产品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斩获季军并创下续航纪录,而新一代机型在运动控制与智能化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李清都指出,从竞技场到学术殿堂的跨越,反映了团队对具身智能本质的深刻理解——机器人不仅需要物理能力,更需具备文化理解与情感表达能力。
行业数据印证着这一赛道的爆发式增长。据李清都介绍,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与研究机构仅二三十家,如今已激增至数百家。供应链成熟度显著提升,核心模组价格从万元级降至百元级,直接推动整机成本下降。但技术瓶颈依然存在:当前市场主流产品多为小型机器人,全尺寸机型在平衡控制、安全防护及续航能力方面仍待突破。
这位拥有华中科技大学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双重学术背景的创业者,将企业定位为“安全优先”的技术提供商。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机器人安全专家,他强调产业化前提是解决安全隐患:“若始终需要人工监护,机器人就永远无法真正服务社会。”这种审慎态度贯穿于产品研发全流程,从景区导览到校园讲解,卓益得优先选择容错率高的场景落地,通过轻量化设计实现技术快速迭代。
在商业化路径上,企业已迈出坚实步伐。基础版机器人售价16.98万元,通过京东平台实现小批量交付,今年预计出货数百台,明年计划扩至2000-5000台。融资方面,企业正调整股权结构,拟引入产业链资本与头部投资机构,为上市铺路。现场展示的行者三号在零售场景中精准完成取杯、装饮、递送全流程,彰显了技术落地的现实可能性。
面向养老领域的突破更具社会价值。与上海理工大学健康学院合作的医疗陪护机器人,集成健康监测与情感交互功能,试图解决老龄化社会的照护难题。李清都预测,随着产业链成熟与规模效应显现,五年内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家庭场景,价格可能下探至10万元以内。届时,工作机器人与生活机器人的分工或将重塑人类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