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飞机集团在低空物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自主研发的TD550重载无人直升机在浙江舟山至东极岛海域完成中国首次跨海重载无人机物流商业化验证飞行。这款由哈尔滨基地生产的机型,以单程51.4公里、30分钟精准投送百余公斤物资的战绩,将传统海运时效提升75%以上,标志着我国海岛物流正式迈入"低空立体交通"新阶段。
此次飞行攻克了传统海运的四大痛点:突破气象限制、跨越地理障碍、降低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时效。在6级起降风、8级空中风的复杂海况下,TD550凭借垂直起降、精准悬停技术,无需专用机场即可依托拖车平台在礁石滩涂等复杂地形作业。其100公斤级载重能力支持吊挂、机腹及舱内多模式运输,配合智能飞行系统实现的自主导航、避障规划和多机编队功能,构建起"海-空"无缝衔接的物流网络。
技术层面,该机型采用双余度飞控系统与北斗/GPS双模定位,确保跨海飞行安全。在51.4公里航程中,无人机通过实时路径优化避开突发气旋,以30分钟完成传统船运2小时的运输任务。这种时效优势使海鲜产品有望实现"日出海、午上市"的极速流通,将运输时效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为高附加值生鲜开辟新通道。
应用场景方面,除日常物资补给外,该技术已形成医疗急救、应急救灾、电力吊运等多元化解决方案。在台风季等极端天气下,无人机可突破海面封锁实施紧急空投;在偏远海岛电网建设中,其吊运能力可替代传统船运完成重型设备运输。联合飞机透露,其哈尔滨基地正在研发载重更大的铂影T1400"吨级"无人机,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任务快速切换。
目前,企业正加速构建"联飞低空海运网",计划将重载无人机推广至通信保障、边境巡逻等场景。这种"空中卡车"的规模化应用,不仅将重构海岛经济生态,更为我国低空经济开辟出万亿级市场空间。随着技术迭代和空域开放,无人机物流有望成为连接陆地与海洋、城市与孤岛的新型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