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从“吉林一号”卫星视角:探吉林遥感产业创新路与多元应用新篇

时间:2025-09-22 13:25:09来源:小AI编辑:快讯

在距离地球五十万米的高空,卫星镜头捕捉到的影像究竟有多精细?带着这样的疑问,“红星照耀中国·翱翔长空”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近日走进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探访这家商业遥感卫星领域的领军企业。

走进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据宣传主管张宜坤介绍,该项目集卫星指控、数据处理、存储及光学加工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支撑海量遥感数据存储与应用的核心基地。“这里将承载从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到最终应用的全流程。”他指着规划图说道。

作为国内首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近年来在卫星研制与数据开发领域持续突破。2024年以来,企业累计发射31颗各类卫星,其中9颗为“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卫星。去年9月,该公司发布的“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引发行业关注——这张覆盖1.3亿平方公里的影像图,实现了除南极洲、格陵兰岛外全球陆地亚米级影像全覆盖,0.5米分辨率影像占比超90%,云量控制低于2%。

“0.5米分辨率意味着卫星在50万米高空能清晰捕捉地面0.5米见方的物体。”张宜坤解释道,“就像用显微镜观察地表,每个像素点对应实际地面50厘米×50厘米的区域。”这种超高精度使得卫星影像从“看得见”升级为“看得清”,为各行业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数据大厅,工作人员演示了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传回的影像,某地小麦长势以不同色块呈现:绿色代表长势良好,黄色表示正常,红色则提示需施肥或灌溉。“与历史数据对比,今年红色区域明显减少,说明大部分农田状态稳定。”张宜坤边操作边介绍,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作物长势分析、重点关注区域的报告,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吉林一号”卫星的应用已突破农业领域,在水利监测、环境保护、交通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制作全球遥感地图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从延伸产业链到探索新型合作模式,长光卫星正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卫星应用边界,将原本遥不可及的太空数据转化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更多热门内容
DeepSeek论文登《自然》封面,纯强化学习提升推理力,科技板块迎资金热潮
近日,由DeepSeek团队共同完成、梁文锋担任通讯作者的DeepSeek-R1推理模型研究论文,登上了国际权威期刊《自然(Nature)》第645期的封面。一是实现混合推理架构,即一个模型同时支持思考模式与…

2025-09-22

索尼AI战略明晰:以AI赋能创作,拓展娱乐体验新边界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系统不仅连接聊天与文本助手,还融入核心业务流程,已测试 300 多个 AI 相关项目,其中至少 50个投入常规使用。公司正将生成式 AI 与机器学习用于老片音频重制,并在 Play…

2025-09-22

华为全联接大会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与集群,助力AI算力持续发展
IT之家 9 月 18 日消息,今日,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在上海启幕,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表题为“以开创的超节点互联技术,引领AI 基础设施新范式”的主题演讲,正式发布全球最强算力超节点和…

2025-09-22

姚期智谈“AI+量子”:融合发展开启量子智能新时代,潜力无限待挖掘
9月21日,在以“AI量子:量子智能”为主题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表示,推动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机融合发展,将把计算能力推向人类认知的一个极限,量子智能激发…

2025-09-22